新闻资讯

  •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商品在外贸出 口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壁垒——商品条码。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出口遇障碍1986年,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经销的罐头在原联邦德国销售时,产品上因没有印刷商品条码而无法进入超市销售。外商要求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其罐头上印刷条码,但当时我国尚未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还没有把国际标准条码技术引入中国。为了顺利出口,该公司不得不向德国编码组织支付3.8万马克的一次性费用,用以申请注册联邦德国的商品条码。像这样的事件,在上世纪80年代并不是个例。当时,我国许多商品因为没有条码而不能出口,或者被外商以需要贴条码或重新包装为由,肆意压低价格。但当时我国尚未有一个组织或标准对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内也没有任何有关商品条码的标准,出口企业非常被动,只能被外商“牵着鼻子走”,商品条码没有标准可循已成为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壁垒。编码中心应运而生就在“出口罐头事件”发生之前,已有一些从事信息分类编码工作的科研人员敏锐地发现,条码技术将对零售业的发展起到革命性的重大影响。他们从一个课题开始了探索,艰难起步,也自此开创了我国条码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先河。与此同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筹建也在稳步有序的推进中,1988年,在原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的积极推动下,当时的国家技术监督局会同国家科委、外交部和财政部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意义重大的请示报告——《申请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的请示》),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该《请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争取这几个部委同意提交该请示报告的过程非常不容易。当时,一没有专门机构,二没有专项经费,开拓者们凭借一腔热情和对条码未来无限潜力的信任,骑着自行车辗转于各部委之间,多次协调。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作为我国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专门机构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商品条码相关国家标准颁布编码中心成立之后,非常重视商品条码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1991年,全国首批五项条码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其中GB 12904《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是商品条码系列标准中最为核心的标准之一,经历了数次修订,它规定了零售商品的编码、条码表示、条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判定规则。对“商品条码”“零售商品代码”“前缀码”等与零售商品息息相关的术语做了准确的定义。有了商品条码的系列国家标准,企业在使用商品条码时就有了遵循,也打开了商品进入供应链的闸门,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条码应用遍地开花时至今日,条码在供应链各环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商场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上都印制着13位商品条码,消费者只需拿起商品走到收银台或自助结算机,就可以快速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见图1);在物流领域,SSCC(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标识条码已广泛采用,与智慧供应链信息系统、自动分拣系统配合应用,为助力物流“全链”可视化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商务领域,商品条码作为电商平台中商品的唯一身份标识来保持交易主体的一致性,从而快速提高效率,真正实现无纸化贸易,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微信、淘宝、京东等手机APP扫描商品获取商品信息(见图2)。在食品行业,尤其是有追溯需求的海鲜、肉类、果蔬、乳制品等,在医疗卫生行业,尤其是有追溯需求的医疗器械等,处处可见使用GS1-128条码或二维码标识的追溯码(见图3); 在汽摩、服装、建材等众多行业,商品条码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1:消费者通过自助结算机扫描商品条码结账     图2:消费者用手机APP扫描商品条码获取商品信息      图3:二维码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对内打通供应链,对外促进进出口贸易1990年,我国内地仅有57家企业加入商品条码系统,而到2020年,系统成员保有量达到44.5万家,商品条码在众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条码系统成员数量稳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进出口总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为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从1978年至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提升至27.8万亿元,贸易规模扩大782倍,年均增速达18.6%。其中,出口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增长914倍,年均增速为19.1%。而商品条码则在出口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没有商品条码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没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大力推动,诸如“出口罐头事件”将大大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也将影响后期零售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未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将继续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重视标准的基础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商品条码“产品身份证”和“国际通行证”优势,深入推进商品条码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建党100周年献上条码标准事业的精彩答卷。  供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2021/05/14

  • 物联网、RFID、EPC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物联网、RFID、EPC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已经变得非常复杂。特别是当AI技术出现,物联网随之获得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不过,从根本上来看,物联网最核心的万物互联愿景并不曾发生改变,而这与RFID、EPC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上,物联网这一概念从诞生之时就与RFID技术有着密切关系。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MIT Auto-ID)中心提出一种新的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解决方案,这便是早期对物联网发展的最初畅想。从整体的意义上来说,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的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不过随着通信识别、AI、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以及物联网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延伸,其体量和复杂度都会比互联网高出许多。EPC最早是由欧美提出的,其目标是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全球物品跟踪的全球物流跟踪系统,也是最典型,最早期的物联网模型之一。EPC是一种特殊的RFID技术系统,首先EPC只涉及到RFID的高频和超高频两个频段,并且拥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包括系统架构、编码、解析和信息发布等,而且EPC的着眼点在于全球范围内的物品流通,也就是偏重于物流供应链领域。物联网、RFID、EPC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RFID是物联网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识别技术,EPC则是一种特殊的、规范的、注重全球物流的RFID技术和应用模式,EPC是一种早期典型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2021/05/13

  • 国家邮政局: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1053.2亿元 同比增长29.7%
    原标题:2020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极不平凡且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邮政全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改革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凸显,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万亿元和1万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01业务发展情况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1053.2亿元,同比增长29.7%。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1037.8亿元,同比增长14.5%。01邮政寄递服务业务2020年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255.4亿件,同比增长3.3%;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完成406.3亿元,同比下降5.2%。全年函件业务量完成14.2亿件,同比下降34.6%;包裹业务量完成2030.6万件,同比下降5.8%;订销报纸业务完成165.4亿份,同比下降1.6%;订销杂志业务完成7.1亿份,同比下降2.3%;汇兑业务完成960.7万笔,同比下降41.4%。02快递业务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快递业务收入完成8795.4亿元,同比增长17.3%。快递业务收入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升。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79.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同城快递业务小幅增长。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121.7亿件,同比增长10.2%;实现业务收入766.4亿元,同比增长1.9%。异地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693.6亿件,同比增长35.9%;实现业务收入4531.3亿元,同比增长15.0%。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持续增长。全年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18.4亿件,同比增长27.7%;实现业务收入1073.4亿元,同比增长43.6%。异地业务占比提升。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4.6%、83.2%和2.2%,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8.7%、51.5%和12.2%。东、中、西部地区各项快递业务均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中部地区业务增长持续提速,市场份额继续上升。全年东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661.9亿件,同比增长30.8%;实现业务收入6999.5亿元,同比增长16.4%。中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111.2亿件,同比增长36.1%;实现业务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23.8%。西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60.5亿件,同比增长27.7%;实现业务收入750.9亿元,同比增长17.7%。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9.4%、13.3%和7.3%,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9.6%、11.9%和8.5%。快递业务量收排名前五位的省份合计在全国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省份排名发生变化。快递业务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河北,其快递业务量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到65.8%,较上年前五位占比下降0.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山东,其快递业务收入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5.5%,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依次是金华(义乌)、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北京、揭阳、东莞、苏州、泉州、成都、汕头、温州、宁波和石家庄,其快递业务量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到54.6%。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北京、金华(义乌)、东莞、苏州、成都、揭阳、佛山、天津、泉州、宁波、武汉,其快递业务收入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8%。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业务量占全部快递与包裹市场比重分别为10%、89.8%、0.2%,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业务收入占全部快递与包裹市场比重分别为8.7%、86%、5.3%。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2.2。02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01机构设备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34.9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11.1万处。快递服务营业网点22.4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7.1万处。全国拥有邮政信筒信箱10万个,比上年末减少2万个。全国拥有邮政报刊亭总数1.1万处,比上年末减少0.2万处。全行业拥有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24架,比上年同期增加8架。全行业拥有汽车3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7%,其中快递服务汽车25.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1%。021通信网路全国邮政邮路总条数3.7万条,比上年末增加978条。邮路总长度(单程)1187.4万公里,比上年末减少35.3万公里。全国邮政农村投递路线10.1万条,比上年末减少1265条;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单程)410.4万公里,比上年末减少9.5万公里。全国邮政城市投递路线10.7万条,比上年末增加3922条;城市投递路线长度(单程)219.4万公里,比上年末减少1.6万公里。全国快递服务网路条数20.7万条;快递服务网路长度(单程)4091.4万公里。0301服务能力全行业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面积为27.5平方公里;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人口为0.4万人。邮政城区每日平均投递2次,农村每周平均投递5次。全国年人均函件量为1件,每百人订有报刊量为7.9份,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59件。年人均用邮支出781.8元,年人均快递支出623元。 

    2021/05/13

  • UHF RFID开启沉浸式书店体验
    西班牙书商Ona Llibres去年在巴塞罗那市中心开了一家新书店,目的不仅仅是让旅客体验购物的乐趣,还让他们享受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他们决定利用RFID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并通过图书内容的自动访问和自助购买来增强客户体验,同时管理其库存,以确保书架上的书籍是真实存在的。新书店应用的这套解决方案由西班牙系统集成商Laforja提供,使用了Keonn技术公司的UHF RFID阅读器技术。Keonn为应用于书籍的标签提供了RFID打印和编码设备,为客户交付和信息查找的自助台提供了RFID技术支持,以及手持阅读器。Ona Llibres连锁书店有着50年的图书销售历史。新开的这家书店专注于加泰罗尼亚文化,只提供加泰罗尼亚语图书,于去年春天开业。据悉,新书店是为了替代以往标配一排排书架以及收银台前排长队的标准商店而设计的。设计的目的是希望这个空间可以专注于提升客户体验。书店新增的内容包括一个咖啡区,一个以“书潮”为特色的大型艺术装置,以及专供现场阅读的书籍。他们专门设置了一个不出售书籍、只能现场浏览的区域。该区域还作为作者演讲会的举办地,用户可以在店里或YouTube上观看。Laforja的CEO爱德华·普伊格(Eduard Puig)说:“技术在Ona Llibres的新书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引入技术的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库存,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购物体验”。Keonn联合创始人兼CEO拉米尔?德波拉塔·多利亚(Ramir De Porrata-Doria)解释说:“他们用来满足零售店中一切需求的技术是RFID技术。”员工收到书籍时,会使用Keonn的AdvanPrint解决方案为每本书打印和编码RFID标签。每个RFID标签上编码的唯一ID号与软件中指定的书名和作者相关联。然后标签会被贴在书上。这样书店中的每一本都能被唯一的标识出来。而为了保持书店的整洁美观,零售商在销售场所陈列的书籍数量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必须密切跟踪前面商店和后面库房的存货。当一本书售出时,该公司借助RFID系统可以确保在顾客有可能看到的地方迅速补上所缺的空位。据德波拉塔·多利亚称,该商店使用Keonn的AdvanCloud软件平台来管理收集到的数据。该软件允许目录管理、RFID设备管理和库存管理。“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此外,它有一个非常有用的API,允许我们与客户的系统集成。”员工可以使用内置Chainway C72 RFID阅读器的Keonn AdvanScan手持设备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当员工拿着阅读器在书架间穿行时,它会捕获库存中所有标签的ID。这些数据随后会在AdvanCloud软件中进行更新,以识别现场的所有书籍。以上这些数据将为商店的库存补充和历史销售模式提供必要的信息。此外,手持设备不仅用于清点库存,还可以寻找书架上指定的书籍。员工输入给定的书名或作者,然后手持阅读器在书店里穿行查找相关的标签ID。RFID系统还为客户提供了多种功能。六个Keonn AdvanLook自助台配有10英寸的触摸屏和RFID阅读器,可以为店内的顾客提供有关书籍的详细信息。用户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把它放在自助台附近,然后AdvanCloud软件会捕获有关该图书的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相关内容,以便顾客了解。当顾客准备购买时,他们可以使用安装在商店中的七个AdvanPay RFID自助台中的一个,然后把他们想买的书放在柜台上。自助台中内置的阅读器将捕获所有标签ID,屏幕将显示出正待购买的书籍及其价格。购物者再提供他们的支付信息并完成交易。AdvanCloud软件与Ona Allibres的ERP软件集成,用于目录维护和库存管理。此外,对于AdvanLook自助台的交互数据,Laforja还根据Ona Allibres的企业信息定制了内容。该店采用专门的UHF RFID标签,以用于不离开图书阅览室的书籍;固定式阅读器捕获其ID,并提醒管理层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据Laforja称,在将RFID标签应用于整个书店的书籍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因为未售出的书籍必须在没有标签的情况下退还给供应商。为此,Laforja与书商合作,确定应用可以从书上移除且不会对封面造成任何损坏的标签,最终他们选择了基于Avery Dennison Smartrac的Web inlay的可移除式RFID标签。这家于去年春天开业的书店,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正常营业。普伊格说,“多亏了RFID,所有的书都有唯一的标识,库存能够完全掌控,排队时间也很短,顾客也可以通过交互式屏幕查看所有书籍的扩展信息。”最主要的好处是库存管理和顾客购物体验。自2011年以来,Keonn一直为西班牙和全球时装零售商提供RFID技术解决方案。它提供标签编码、自动库存跟踪、交互式零售系统、销售点和损失预防机制,以及AdvanCloud和AdvanNet软件。该公司还为图书馆提供图书跟踪的RFID系统。德波拉塔·多利亚说,“Ona Allibres的部署是非常独特的。传统上书店是不注重形象的,而这家书店真的太壮观了。”

    2021/05/12

  • 菜鸟推出新型RFID技术 能否让物流行业“拾级而上”?
    近期,由菜鸟主导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曝光,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这一新技术便是被称作第三代识别技术的RFID技术。那么,菜鸟推出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据了解,菜鸟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研发,通过优化芯片、读写器及其背后的一整套识别算法,将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到了99.8%,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并且,已经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有望大幅推动供应链和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升级。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菜鸟联合NXP开发基于RFID技术与智能零售解决方案,推进物流供应链数字化战略升级的消息传出。当时,菜鸟与NXP公开宣布将共同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新一代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FID)协议,提升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系统的运营效率,并为全球的物流中心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最终目标是提升RFID的应用识别率,以及降低应用成本,进而推动物流行业中RFID数字化方式的普及。RFID引领物流与供应链场景走向数字化长期以来,物流一直是RFID技术的一大核心应用场景,通常用于供应链的商品流通中的货物盘点、出入库交接,以及全链路追踪等等,对提升仓储物流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很大好处。EPC global标准体系是面向物流供应链领域制定的特定标准体系,目标是解决供应链的透明性和可追踪性。为此,EPC global制定了EPC编码标准,可以实现对所有物品提供单件唯一标识,也制定了空中接口协议、读写器协议等。(EPC系统总体构成)如今,EPC global已经是RFID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核心会员包括以沃尔玛、微软、思科、飞利浦、麦德龙、吉列为代表的数百家企业,会员总体上以欧美企业为主。就目前来看,对于物流行业而言,应用最多的还是条码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条码技术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应用场景,那便是超市货物管理。不过,RFID技术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向数字化方向改变,将带领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较传统条码技术,RFID技术的优势在于存储信息量大、非接触识别、识别距离远、识别速率高、可重复使用,以及可以与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对接交换等等。在实际场景中,应用RFID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物流的运作效率,加快货物的出入库时间,减少人力消耗,快速精准地进行货物盘点、货物定位追踪等等。(传统条码与RFID应用特性对比)目前,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RFID技术带来的革新意义,包括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乐购、德国的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都在大力推进RFID技术的应用,并带动物流和供应链的改革。平原直是日本近代物流的开山鼻祖,他于1971年创办了日本托盘租赁株式会社(JPR),并大力推动建立托盘共用一体化体系。而在推动日本托盘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RFID可谓功不可没。在使用了RFID技术后,JPR能够实时了解全国范围的托盘流通情况,并且大幅提升了托盘的使用率,托盘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使得客户的托盘遗失的情况大幅降低。此前,由于托盘的数量巨大,管理起来的难度非常大,管理方式也只能选择粗放式的模式。在使用了RFID技术后,大大提升了托盘管理的精度,不仅可以了解客户托盘的数量,也可以知道具体的托盘类型等具体信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RFID带来的效益是全方位的,它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可不仅仅是托盘,而是在整体上提升了物流和供应链行业的运转效率,改造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流通环节,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引领行业发展 数智转型是未来据了解,在包含液体、金属等商品的通用物流场景下,采用菜鸟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盘点小车能够准确识别实心托上所有的商品RFID标签,并且可以排除附近其它托盘上RFID标签的干扰。在商品流通环节中,货物在全球的运转交接主要依靠托盘。如果货物码成实心摆放,就会扫不到内层物品的条码。如果垒成空心托,既会造成空间浪费,也会导致运输不稳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先把商品垒成空心托,等到扫码盘点完成后,再次恢复成实心托。经过这样的操作,处理一个托盘一般需要20分钟时间。而菜鸟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实现遮挡识别,能在20秒钟内快速完成实心托盘上所有商品的盘点扫描。根据官方公开信息,目前菜鸟在全球包裹流转,绿色环保包装的追踪和管理中已经在使用该项新技术,一批快消类、食品类品牌商家也在预约使用这项技术。就在今年4月25日,菜鸟与徐福记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在食品行业中率先应用菜鸟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借此加快自身的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据悉,菜鸟RFID技术将在徐福记东莞工厂的沙琪玛产品中率先试点,同时覆盖徐福记的华南部分仓库。总体而言,RFID在技术上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定位、加密、传感集成等,这些方向也都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场景有着高度相关性。数智转型是物流和供应链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随着RFID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进一步普及,必然会大大加快这一趋势的推进。

    2021/05/11

  • 建议对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具体规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日前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进行了分组审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草案二审稿强化超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明确国家网信部门统筹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工作职责,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更坚强的法律支撑。敏感个人信息范围界定等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李飞跃委员说,在现行法律基础上,针对个人信息整个生命周期制定出台专门法律,可以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生态。与会人员认为,二审稿在一审稿基础上,相关规定更细化,内容指向更明确。与此同时,在敏感个人信息范围界定等方面,建议进一步细化并完善。草案二审稿明确了敏感个人信息的性质和范围。周洪宇委员说,草案中列出敏感个人信息的多方面内容,但实际上很难列完整,建议增加授权条款:“敏感个人信息的范围、种类等由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规定,并向社会发布”。敏感个人信息中,人脸等个人生物特征的采集和使用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王超英委员说,当前人脸信息等个人生物信息在线上线下被广泛使用,草案对个人生物信息,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的规范讲得不是特别清楚,建议对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进行具体规范。王砚蒙委员说,草案二审稿补充了自然人死亡后的个人信息保护内容,也应该对自然人出生之前的信息保护问题作出规定。删除撤回信息建议明确撤回方式、时间认定等个人信息处理者在使用完相关信息后,或者个人撤回同意时,如何保证个人信息彻底不留痕迹?草案二审稿中明确了应删除个人信息的具体情形。郭雷委员说,建议在个人信息处理包括的事项中,增加“复制、删除、销毁和评估”,这样可以体现信息处理活动的完整性。李巍委员说,要规定某些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和特殊用途,以及限制使用范围,超过有效期就要自动销毁、删除、退出;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机构定期开展检查和监督,集中精力妥善解决好这些信息的退出和销毁问题。草案规定,基于个人同意而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个人有权撤回同意。李飞跃委员说,建议进一步完善个人撤回同意的有关内容,明确撤回的方式、撤回时间的认定等,增强法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文/新华社①针对当前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不透明及过度收集、使用等突出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明确,不得通过“胁迫”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小范围、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②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为个人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个人撤回同意,不影响撤回同意前已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③针对“个性化广告关不掉”的“吐槽”,草案二审稿明确,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进行商业营销、信息推送,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拒绝的方式。

    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