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医疗AI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3大趋势
    当新冠疫情肆虐、人们心理健康出现危机、医疗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各种趋势交织出现的时候,行业领导者们加快了开发医疗专用AI应用的步伐,其中一个来自风投市场的信号显示:超过40家初创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超过2000万美金)用于打造医疗AI解决方案,但是到底AI是如何用于医疗行业中的呢?最近一份题为《2022年医疗AI调查》的报告,对全球300多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和定义医疗AI带来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使用场景。这是该调查启动后的第二年,虽然从结果来看没有显着的变化,但确实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趋势,预示着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虽然这种演变的某些方面是积极的(例如人工智能的普及),但还有一些方面却不那么令人感到兴奋(例如攻击面加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三个企业需要了解的趋势。1、使用无代码工具实现AI的易用和普及根据Gartner估计,到2025年,企业开发的新应用中有70%将使用无代码或者低代码技术,这一数据高于2020年的不到25%。低代码能够简化程序员的工作量,而无需数据科学干预的无代码解决方案将给企业及其他领域带来的影响最大,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范围从技术专业人员转移到领域专家是令人感到兴奋的。这对医疗行业来说,意味着将有超过半数(61%)的受访者把临床医生作为他们的目标用户,其次是医疗服务支付方(45%)和医疗IT企业(38%),再加上医疗AI应用的快速发展、获得大量投资、开源技术的普及可用性,说明了医疗AI正在被更广泛地采用。这一点很重要:把代码交到医护人员手中,就像使用Excel或Photoshop等常用办公工具一样便捷,将给AI带来改变,使其变得更好。医疗AI除了更易于使用之外,还可以实现更准确、更可靠的结果,因为现在医疗AI是由医疗专业人员(而不是软件专业人员)使用和掌管的。当然,这些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对AI来说,被领域专家越来越多地使用,就是向前迈出了重大一步。2、工具越来越复杂,文本越来越实用此次调查还有其他一些令人鼓舞的发现,例如AI工具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用户希望对特定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当受访者被问及他们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采用哪些技术时,有很多技术负责人提到了数据集成(46%)、商业智能(44%)、自然语言处理(43%)和数据注释(38%)。目前文本是AI应用最有可能使用的数据类型,同时,受访者对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数据注释的重视,表明更复杂的AI技术正在兴起。这些工具为很多重要的使用场景提供支持,例如支持临床决策、药物发现和医疗策略评估等等。特别是经过了这两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后,我们开发了新的疫苗,知道了如何在发生大规模事件之后更好地支持医疗系统的需求,因此在这些技术领域取得进展就显得如此重要。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很明确地了解到,AI在医疗行业的用途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也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因此,成熟组织的技术领导者和受访者,都把医疗特定模型和算法的可用性作为评估是在本地安装软件库还是采用SaaS解决方案的一个最重要要求,也就不足为怪了。从风投格局、市场现有软件库、人工智能用户的需求等多个方面来看,未来几年内医疗特定只会不断增长。3、安全问题日益突显过去一年中AI取得了诸多进展,同时也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攻击媒介。当受访者被问及使用哪些类型的软件来开发AI应用,最受欢迎的选择是本地安装的商业软件(37%)和开源软件(35%)。最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云服务的使用率减少了12%(30%),很可能原因就是数据共享导致的隐私问题。此外,大多数受访者(53%)选择依靠自己的数据来验证模型,而不是使用第三方或者软件厂商的指标。来自成熟组织的受访者(68%)表示,他们倾向于使用内部评估和自行调整的模式。而且,因为关于医疗数据处理有着严格的控制和各种程序,这也说明了为什么AI用户希望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处理这些问题。但无论对软件有哪些偏好或者用户如何验证模型,不断升级的医疗安全威胁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其他关键基础设施服务同样面临各种挑战,但医疗违规的后果已经不仅仅是声誉和财务上的损失了,数据丢失或者医院设备被攻击,关乎的是生与死的问题。随着开发者和投资者努力让AI技术掌握于日常用户的手中,AI将有望实现更显着的增长。但随着AI被更广泛地采用,模型和工具的持续改进,安全和道德将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年医疗行业的AI技术将如何发展,对行业未来意味着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

    2022/07/02

  • 《数字家庭2025白皮书》发布,从智能家居到数字家庭,把握三变三不变
    6月28日,由京东科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京彩未来举办的智无界·未来家《数字家庭2025白皮书》发布会在京东科技大厦总部报告厅举行。会后,有行业同仁提出疑问:发布会主题为什么是数字家庭,而不是智能家居?为什么是2025年,而不是未来五年或者十年?白皮书的联合发布单位既有地产商,也有物联网平台,还有政府主管房地产的最高协会,这种“跨界组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市场大蛋糕会如何重新分配?IoT平台日渐同质化,平台的下一个创新点是什么?京东如何抢先一步,携手伙伴提前布局?面对智能家居生态割裂、“标准”盘踞的现状,我国的标准化组织应有哪些作为?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就从产业趋势、产业标准、产业生态三个方面来为诸君答疑。无标准,不智联,今天所有的问题,我们都从标准谈起。Part1:数字家庭万事俱备,规模破局还欠东风谈及数字家庭,越来越多角色被吸纳进来。从封闭的智能家居圈子,到地产角色、政府主管部门纷纷参与进来,“正规军”的雏形初现。这一点,从《数字家庭2025白皮书》的联合发布单位(京东科技、京彩未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发布)和指导单位(中国信通院、全国智标委领导联合作序)就可见一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在序言中表示,以住房为主要产品的房地产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转型,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家庭正是数字化在住房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房地产业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何宝宏所长也表示,数字家庭以住宅为载体,已经延展到了数字社区、数字城市和整个数字社会,产品形态也包含了网络设备、智能终端、智能门锁、智能家电和云平台,以及基于这些产品的各类数字家庭服务。那么,角色的丰富,是否能让行业突破边界,真正实现智无界的未来家?为了更清楚的认识目前行业发展中的壁障和结界,有必要来一场涵盖产、学、研、标的“家庭圆桌”。主持人刘敏与OLA联盟秘书长胡长勇、中国信通院泰尔认证中心胡越男主任、京东集团副总裁周炯、京彩未来董事长贺军一起带来跨界研讨。在数字家庭这个大领域中,如果说企业是在外打拼的中流砥柱,那标准就是管理整个家族的“家规”。它要具备两大核心功能:首先,要成为所有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起到合规约束的作用,为数字家庭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要达成整个“家庭”愿景与统一行动的共识,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的齐头并进与高度默契,免除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加速数字家庭规模化进程。然而,从智能家居到全屋智能再到数字家庭的二十余年历程中,产业链角色极速扩充,既有家电、智能硬件、IoT平台商、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又有传统地产、家装渠道商,角色繁复多元,利益盘根错节,由巨头玩家牵头的企业级生态已然山头林立,如此“大家庭”中,定家规、树权威,谈何容易?难处有二。从内部视角来看,数字家庭领域的标准制定存在技术路线选择的困难。由于物联网场景和碎片化特性带来的技术多样性,智能家居多年来由企业级生态制定的并且已投入市场使用的事实性标准已成鼎立之势,如何克服企业级生态间的利益冲突,从现有标准中选择或新建技术标准,是需要极强的技术预判能力和跨企业生态的斡旋能力的。“标准化是最没有技术难度的,但又是最需要借助技术来实现的,京东团队在其中做了大量的技术标准整合。”胡长勇如此评价京东对OLA联盟标准化的贡献。从外部视角对比,我国的数字家庭相关标准化组织技术“同类项”薄弱,因此必须承认起步晚,追赶难的现状,而标准组织之间的角逐,本身就意味着令智能家居产品和系统的开发者徒增“负重”。Part2:产业级生态,是数字家庭痛并快乐的“成人礼”过去的二十余年里,行业角逐的重点是构建以巨头为中心的企业级生态(如华为、小米、海尔、腾讯等),可以说,在智能家居时代,“得开发者得天下”是业内笃行不疑的信条;但在数字家庭时代,企业级生态需向产业级生态进一步熔融,新的规则正在隐隐浮现——得开放者得未来。两者并不冲突,企业级生态正是打通产业级生态的必要步骤,但新秩序与新规则的悄变,已预示着企业结盟方式的重置。客观来讲,在智能家居发展的前期,行业巨头凭借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洞察、渠道分发能力,同时借助行业号召力构建较为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推出技术先进、功能全备、涵盖软硬一体、覆盖屋内屋外、打通照明、安防、娱乐、消费、健康、厨卫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并非难事,在全屋智能时代,这样的功能似乎也够用了。尽管彼此互离互斥,但也打开了智能家居最初的市场教育。但全屋智能绝不是高质量人居水平追求的终点,从供给侧的“满员”,到消费者的满意,中间还差一个“自主选择权”的归还。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消费者这一市场主体?因为,技术创新也好,政策驱动也好,都只是智能家居“冷启动”的旁系助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打开数字家庭的规模化高速发展,来自消费者的市场驱动才是取之不尽的源动力。试想,企业级生态固然可以从小生态中为消费者提前“打包好”日后家居环境的电视、音箱、照明设备、冰洗卫浴、有线无线网络、以及互操作核心的中控屏、操作系统、内置软件和配套服务,消费者拎包入住即可享受智能家居全套便捷。但,究竟谁有权剥夺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自主选择权?由AIoT描绘的千人千面的主动型智能家居服务,消费者真的可以通过受限的产品选择来实现吗?贺军提到,近年来购房者平均年龄渐趋降低,目前已低至30岁以下,年青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和自主权的诉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这与全屋智能的“打包”模式之间矛盾亟待解决。“打包”模式是企业级生态抱团前行的市场策略,本无可厚非,但站在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这无疑成为了扼杀消费者饱满热忱的的冰刀,当一把把互离互斥的冰刀“架”在消费者面前,整个行业无疑陷入自己预设好的瓶颈。绕不开的“家规”,殊途同归的标准化。至此不难看出,数字家庭标准化已不再只是标准化组织的议题,事关行业阶段与风向,市场规模与增速,企业,尤其数字家庭领航者企业,早已从“小家”生态与数字家庭大生态做出权衡,投身数字家庭标准化建设中。其中,最痛之处莫过于要将几年来构建的生态暂时进行疏松。原有生态通过小范围的企业标准进行联结,如今,要通过更加统一的全新标准来进行更大范畴的重组。这一过程中,旧标准的解耦、生态粘性的降低、下游商机的摊薄,企业每一步都承担着与商业版图密切相关的风险,或许就是数字家庭成长之路必经之痛。不禁要问,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解耦,是为了更自由的耦合。我们或许渴望借助数字化神药实现“无痛转型”,但数字化产业链本身,“成人礼”之痛也是避无可避。在国产化与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都没有自己主导的标准,必是为人刀俎的又一软肋。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输不起,14亿消费者的数字家庭基建也赌不起。从芯片到制造,从通信到AI,我国科技产业被卡了多少次脖子,每一份“实体清单”都有“中国定制”的影子,每一次地缘政治动作都会扼住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进程。那么,数字家庭这一战,是否有望从追赶到超越再到引领?前有Matter全球化标准突飞猛进,OLA标准如何追赶继力?自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就进入“加速”模式。经年的追赶,数倍的努力,我国科技企业和组织才拿回了和美国科技巨头平坐竞“标”的资格。作为官方牵头、院士站台、巨头企业支持的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专注于物联网和数字家庭领域的标准化组织,OLA联盟秘书长胡长勇对于这个机会格外珍惜。“Matter标准的国外巨头已经达成出奇的一致,但我们OLA联盟也有九大金刚加持,我们一定要做出自己的标准。”当然,这样的目标并非一腔孤勇。胡长勇给出明确的希望,善用我国数字家庭产业的差异化优势,完全有可能跑出一套自主自立的行业标准,乃至全球标准。首先,稳坐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宝座,蓬勃的需求和显著人口红利极大的刺激了行业的创新,我们有孕育行业标准的土壤。对此,信通院胡越男主任也补充道,来自家庭生活数字化升级的需求,已构成数字经济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其次,标准的推行要靠全产业链,上与政策、下与市场形成合力共推才能形成“事实标准”,目前OLA联盟已经得到工信部、住建部的支持,有力推动标准在市场中的落地,形成政策、标准、实践的有效联动,这也是我国独有的体制优势带来的特色;此外,当产业链本着做大蛋糕、跨越发展的共同愿景,达成“供给侧标准改革”的共识,整个行业的标准速度将显著提速。可见,“家规”的制定不只靠联盟本身,企业先锋军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在标准制定层面,技术选择、协议互通、IP开放需要在现有标准中综合考量,谨慎选择,反复斡旋,显然这样一个角色需具备高度的开放性的中立性,而京东作为一个不生产硬件,以供应链能力广纳第三方产品与服务的平台商,广泛支持业内各小生态标准和协议,自身属性与标准制定者的要求十分契合。事实上,京东不仅是OLA联盟的核心发起单位之一,同时也作为OLA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和开源组组长,一直以来与业内其他品牌商和平台商进行对接和互认。周炯表示,“京东科技借由供应链技术服务者这一上通下达的角色,有能力、有优势也有责任,通过多种场景和方式来助推欧拉标准落地。”在推行落地层面,具有战略远见和推行意愿的企业,才会将标准化要求带入项目,打通标准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京彩未来正是着眼于下一代消费者对数字家庭的长远诉求,较早将上述理念与服务纳入其智能社区项目,同时也在切实引领第三代智能房的普及。京彩未来作为从传统房地产转型到数字家庭的落地执行的破局者,从B端开发商转向C端用户,从单一数字产庭产品落地到从数字家庭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从置业、装修到安居,都是基于对房地产行业、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对数字家庭未来发展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深度认同。Part3:数字家庭2025使命必达,企业先锋军身体力行数字家庭2025从愿景到落地,需以标准为串联,以市场为牵引,以社区和住房为主要抓手,以智能、健康、绿色的品质人居服务为落脚点,众嘉宾在数字家庭圆桌上各抒观点,集思广益,达成了数字家庭2025实践路径的基本共识。周炯认为,未来,当智能家居成为数字家庭的技术底座和基建手段,真正来到数字家庭之后,究竟能为用户带来哪些实际的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将是数字家庭2025成熟阶段需要考量的重点。相应的,京东科技IoT平台也将在供应链能力之上,将自营或第三方的各类生活服务,引入万千数字家庭中。在京彩未来、京东科技长期的合作中,双方逐渐探索行业落地的创新模式,这就是数字家庭时代的整装交付。贺军表示,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住建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加码下,促使地产商必须寻找“第二曲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贺军这样描述京彩未来对数字家庭2025的愿景。京彩未来在投身数字家庭新战场的时候,充分化用在地产业务时期所积累的用户洞察能力和渠道资源能力,深耕用户对住房需求的变化,同时悉知地产商、政府在实现数字家庭中各阶段各环节的不足,从而精准补位智能房整装交付服务商,有效链接了政府、地产商、数字家庭科技企业、用户等多方角色,填补了政府和地产伙伴的能力空白,加速其借由智能房和智能社区的形式通往数字家庭的新战场。结语:构建产业级生态,缔结数字家庭共同体本文观点小结:从智能家居到数字家庭的三个变与不变:从企业级生态向产业级生态跨越;从巨头企业主导到消费者主导;从技术与产品到服务与能力的供给侧改革;三个不变:智能、健康、绿色。数字家庭的“三年计划”重中之重:标准为剑,熔“小家”铸“大家”,得开放者得未来。数字家庭的主阵地:智能社区与智能房仍是应接数字家庭落地的核心腹地。独行快,众行远,智能家居步入数字家庭的新阶段,对“众行”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抵达高度标准化、互联互通、互认互容的理想状态,圆桌智囊团凝结一条共识,即构建产业级生态,缔结数字家庭共同体,诚邀与京东一起,京彩未来。(扫码下载《数字家庭2025白皮书》全文)

    2022/07/02

  • 数字化和可持续,如何兼得?芬欧蓝泰标签来作答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作为我国物联网行业的重要主体,RFID标签生产也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风险和挑战。RFID标签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在风险,成为气候友好型厂商?又如何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在新赛道中找到竞争优势?围绕这些问题,芬欧蓝泰标签(中国)有限公司目标明确,一致认定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碳中和”新型绿色标签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助力做好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找准“双碳”目标下的优势赛道是重中之重。芬欧蓝泰标签作为一家以超越化石能源为目标的全球领先的不干胶标签材料生产商,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签署亚马逊《气候宣言》的林业公司,不仅着眼于提供创新环保的标签材料,更是力图携手业界品牌商、供应商、合作方一起成为推动产业可持续转型的变革者!通过深耕技术,不断推出可持续标签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务,致力于引领可持续发展,打造超越化石能源的美好未来!  与普通RFID标签相比:助力“低碳”转型芬欧蓝泰标签的不干胶标签材料皆有更具环保的方案供你选择。可选择轻量化、含回收成分、可再生的标签材料,减少对传统化石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选择我们的Label Life生命周期评估(LCA)服务——这是业内最为全面的生命周期评估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比较产品的环境绩效,如温室气体排放量、能耗和用水量,选择最合适的可持续产品。赋能“循环”经济同时可以助力包装实现循环,形成包装材料闭环。选择可移除胶粘剂,不仅轻松解决需要时粘贴牢固、不需要时轻松揭除的理想化需求,更使标签真正形成闭环循环。借助芬欧蓝泰芬欧蓝泰标签RafCycle?服务回收在应用过程中标签的离型底纸,最大限度提升标签的回收率,助力实现包装材料的闭环循环。  除了丰富的标签产品与服务组合外,芬欧蓝泰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标签服务,帮助客户实现高价值的包装升级愿景。如何做到以上可持续的同时,又确保让我们的标签材料能够跨越温度承载智能,稳定的发挥标签材料复合的最大优势,从而帮助品牌和生产商提升效率。如果你同小编一样好奇,不如届时光临IOTE2022深圳物联网展 · 9A22芬欧蓝泰展台吧。

    2022/07/02

  • A2B RFID跟踪平台完成斑马验证程序
    近日,Zebra Technologies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旗下的A2B Tracking宣布,已经完成了Zebra针对其A2B跟踪RFID平台的验证程序,该平台将与斑马RFD40手持式RFID读取器以及 TC21和TC26触摸式数据终端配合使用。Zebra同时也向客户和合作伙伴表明,该平台已成功通过测试,并确认了其在设备上的性能和功能。  A2B Tracking与Zebra的工程团队合作,测试了其 RFID 平台与 RFD40 托架(与 TC21 或 TC26 触摸式数据终端连接)的互操作性。A2B Tracker的应用程序可在Zebra的手持机上运行,同时,这些手持机通过eConnex USB直接连接或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到 RFD40。该解决方案可以管理诸如执行库存盘点、编辑资产详细信息、签入和签出、周期盘点等资产跟踪功能。该公司专有的Pro-Locate功能利用RFID搜索整个设施以查找特定资产。RFD40 手持式托架每秒可完成1,300个标签的读取,从而减少周期计数时间并提高生产效率。据该公司报道,该产品重19.1盎司,可承受多次5英尺的跌落,被评为耐用,并提供超过20英尺的读取范围

    2022/07/02

  • 【IOTE】助力智慧畜牧发展,用“芯”感知赋器智能 ----瑞佰创物联将与您相约IOTE深圳物联网展
    亮相IOTE深圳IOTE 2022第十八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将于2022年8月18-2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展!这是一场物联网行业的嘉年华,也是物联网企业掌握先机的高端盛会!届时,安徽瑞佰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佰创”)将以参展商身份为我们带来多套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精彩展示。安徽瑞佰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号:1C46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022年8月18日-20日企业简介瑞佰创物联(Raybaca)是一家以物联网科技为基础,致力于成为“生物资产管理领域的国内领先的大数据运营与服供商”为愿景,专注于畜牧行业管理物联网RFID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与RFID相关的软件系统项目开发与服务的专业性公司。最终实现在农业畜牧业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的行业标杆和技术先行者。公司自2009年创立于北京以来,历经10年深耕行业应用和技术沉淀积累,厚积簿发,于2018年1月,在科技之都--合肥成立“瑞佰创物联科技集团总部”,自集团公司成立以后,完善产业链结构,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陆续建成以硬件生产为主的创新工厂、以软件研发为主的科研中心、以外贸为主的瑞巴卡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中科爱牧物联与中科院、农科院、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实现科技创新、快速转化、快速应用,持续改进的闭环迭代,极大提高了公司的科研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为满足客户更全面的需求和服务奠定基础。公司于2020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的打造,先后在行业中树立Raybaca、爱牧云、牧羊邦、猪仕达和畜动力等品牌。在硬件产品研发上,我们注重一线客户服务、应用场景体验,操作智能简单,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让客户切切实实感受到价值的体现。在软件系统方案,我们注重客户的智能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规划、执行和落地,不仅提供畜牧行业资深专家顾问,结合客户信息化现状,战略和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专项解决方案,还会集合业内渠道和供应商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一站式”服务。全面、周到和贴心地解决客户痛点和痒点需求,真正体现出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产品及服务简介流量产品(最受欢迎产品)1、电子标识  动物电子耳标是一种专用于动物识别和电子化管理的电子器件,是动物的可被自动识别的电子身份证,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类型的专用阅读器对每一个动物个体进行自动识别。这样,就使得诸如个体甄别、数据统计、行踪控制、自动饲养、行为管理等等许多的动物科研、饲养、管理、调查等工作有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动物的跟踪管理能力会大为提高。电子耳标能够将每个动物的耳号与其品种、来源、生产性能、免疫状况、健康状况、畜主等信息一并记录起来,一旦发生疫情和畜产品质量等问题,即可追踪(追溯)其来源,分清责任,堵塞漏洞,目前在国内外已大量使用,有效地对动物生长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2、 电子标识阅读器(又名:扫码机)  动物芯片手持阅器专用于动 物识别领域,可识别满足ISO11784/ 85 标准的动物标签。产品采用先进的射频发射/接收电路及嵌入式微控制器,并结合严密的解码算法对ISO11784/ 85 兼容式电子标识进行接收、校验并阅读其数据。具有接收灵敏度高、工作电流小、携带方便,性价比高等特点。数据实时显示在液晶屏幕上,通过USB充电,产品性能稳定,安全可靠。3、 智能硬件设备  温湿度传感器:紧凑的尺寸,重量轻便,可用于许多应用于多种场合;使用了高反射率,低导热系数的板材;坚固的U型螺栓安装夹具可轻松安装到直径为2英寸的管子上,外罩用于减少太阳辐射和降水多温度湿度测量的影响。此设备采用了通用的钳型适配器牢牢固定传感器直径16毫米,有一个自定义大小的适配器,以适应传感器由16毫米至26毫米直径(除非另有规定,提供24毫米)。全自动体尺、体重测定系统:本系统可自动识读电子耳标,134.2频段,识读率达100%,零掉标率,3秒自动称重,动态精度千分之一,根据体重可实现自动分栏;自动测定羊只体斜长、胸宽、胸围、体高,通过保定、前肩胛后坐骨节点自动定位,测定误差±2cm。明星产品(新品发布)测温有源标识  2.4G有源动物管理标签:可以远距离识别,使用安全性更高。迷你型外观,大方美观,小巧玲珑,配带方便,可帮客户制定LOGO,二维码和流水码等;动物管理、食品溯源、禽类的信息化管理及其追踪及其食品的溯源。    2. 蓝牙有源标识  通过蓝牙有源标识,可实现如下目标:实时盘点:采用蓝牙通讯方式,实时上报盘点信息数据,准确率100%。超长续航: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单电池可使用18个月以上。信息监测:产品有运动计步功能,监控动物生命体征,死亡淘汰及时发现。坚固耐用:产品设计防水等级为IP67,符合养殖场内的高湿度、高温度等严酷环境;外壳拆卸后报警,并上传报警信息到服务器。参数指标表:  解决方案:畜牧行业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牧场转型建设,必须要借助现有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对牧场进行持续、有效的生产与管理水平的改良,打通硬件到软件的深度结合,无缝对接自动获取运营数据,结合软硬件配套的解决方案,实现畜牧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和模式多样化的六化目标,实现对养殖场的有效管理,使得牧场运营更加高效,帮助畜牧企业更轻松的管理牧场。养殖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四个价值体现:即提高养殖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养殖风险。  系统平台建设的整体架构图:  智能畜牧软件系统产品:  项目落地应用场景展示:      欲知更多详情,请在2022年8月18日-20日亲临IOTE2022深圳国际物联网展现场瑞佰创1C46展台参观交流、洽谈合作!

    2022/07/02

  • 战略合作丨iData盈达携手中科易德 打造数字化溯源新生态
     近日,物联网(IoT)数据智能终端服务商iData盈达与区块链溯源服务商中科易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就区块链溯源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充分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区块链溯源在各个行业领域应用技术的自主化,产品的国产化。中科易德作为区块链溯源和数据智能领先的服务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物一码、生产管理、品质管控、品牌防伪、智慧营销、供应链管理、安全监管、数据智能、区块链综合服务等业务场景全流程溯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先后承担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发,累计形成30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50多项软件著作权,发布近100多项国家、省、市级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在全国30多个地区和各监管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iData盈达作为一家引领全球的智能硬件创新的物联网设备制造商,本着“ 以客户为中心 ” 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智能终端、RFID、扫描枪三大主要产品线,为全球工作者提供优秀的智能物联网设备,现已与全球数千家合作伙伴一道,覆盖100多个细分行业,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物流仓储、零售、健康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同时,iData盈达已与200多家软件公司达成合作,提供包括MDM可视化移动终端管理平台、iData OS 3.0和i系列实用APP应用等,帮助客户快速实现功能集成,设备管理,系统升级等功能,让客户能够大规模快速使用设备,并能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  在未来的合作中,iData盈达将继续发挥在数据采集智能设备的硬件实力与中科易德在理论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软件优势相融合,为客户共同打造更完美的区块链溯源服务体验,促进行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区块链溯源运用技术的自主化,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溯源新生态。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