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商品条码检验机构能力要求》团体标准正式立项
    《商品条码检验机构能力要求》团体标准正式立项2024年5月20日,经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专家组函审一致通过,批准《商品条码检验机构能力要求》团体标准立项。商品条码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零售、食品安全追溯、医疗卫生、物流、建材、服装、特种设备、商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领域。检验检测机构承担着保障产品质量和公众安全的重任,其实施的资质认定工作是保障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商品条码检验机构能力要求》标准的制定对检验机构的组织架构、人员、设施设备、环境、管理体系、方法技术、计量溯源性、检测过程等环节进行规定和控制,规范了商品条码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为,提高其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公信力;保证检验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从而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安全;提高技术能力,推动行业发展。【End】

    2024/05/22

  • 关于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函
    关于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函《互联网医院处方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由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归口,经立项论证通过,列入团体标准计划。标准起草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研究标准内容,制定标准工作计划,对各阶段工作要点和步骤做出安排,在规定时间内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邀请医疗、数字化等领域专家开展线上研讨,对标准草案进行进一步完善。目前,该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附件1)、编制说明(附件2)及征求意见表(附件3)发给你们,请组织人员审阅后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填入征求意见表,并于2024年5月31日前邮件至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如无相关意见也请复函说明,逾期未复函,将按无异议处理。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附件:1. 《互联网医院处方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2. 《互联网医院处方药品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3.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End】

    2024/04/30

  • “标签连接中国”食品行业公益培训会在珠海成功召开
    4月25日,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的“标签连接中国”食品行业公益培训会在广东省珠海市成功举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冯惠强、珠海市市场管理局党组成员、食品药品总监张杰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致辞培训会得到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珠海市卫生局等单位的指导与支持,来自珠海市及周边地区的40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本次培训会。培训会以“标签连接中国”为旗帜,以“食品安全”为主题,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目标,特邀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化研究机构等专家为企业送标准、送技术、送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服务市场监管。张成海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会议是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推动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新需求重要举措。编码中心将持续发挥商品条码作为产品信息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作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部门相关部门和企业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的大力开展,致力于食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采用全球通用标准,基于商品条码和商品数据实现产品唯一身份认证,按照“源头编码,全程使用”的原则,促进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数字化升级,实现我国食品产业“共享、共创、共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活动现场正式进入培训环节,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副研究员于航宇、标准三室副主任王华丽分别带来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及食品标签创新管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标准解读的主题分享。重点讲解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作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抓手,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产品开发运营部技术总监贾建华、应用推广部食品安全追溯专员潘陈升、质量检测部条码应用技术研究主管李志敏,就物品编码与企业数字化转型、GS1标准如何助力食品安全追溯、以及标签编码和符号要求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专家分享协会会员单位北京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知物创享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数字标签助力企业信息化落地的实施方案分享,其中重点介绍了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平台的功能、操作以及意义,提议食品企业借助使用预包装数字标签平台的机会,合理利用食品标签合规管理工具,实现食品标签智能化合规管理,从而降低合规管理成本。本次“标签连接中国”食品行业公益培训会,获得数百家参与培训的企事业单位代表的一致好评,未来将继续发挥国家编码机构与社会组织、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的“共治”作用,调动企业及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创新发展。

    2024/04/26

  •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与编码规范 第1部分:编码与条码表示》团体标准立项会顺利召开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与编码规范 第1部分:编码与条码表示》团体标准立项会顺利召开2024年3月20日,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与编码规范 第1部分:编码与条码表示》团体标准立项会。会上,申请单位重点介绍了该标准立项目的、意义、必要性等内容。专家组听取了起草组代表对标准立项情况的汇报,对立项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查和充分讨论,并形成专家意见,最终一致同意《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与编码规范 第1部分:编码与条码表示》团体标立项。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与编码是对溯源、监管的有益探索,是智慧监管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也是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在浙江省域医疗器械监管追踪领域的重要举措。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与编码应用方式具有普适性,对相关行业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该标准的制定有望为每个体外诊断产品赋予唯一身份证,实现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透明化、可视化,提升产品的可追溯性,是体外诊断产品监管手段创新和监管效能提升的重要抓手,对严守医疗器械安全底线、助力体外诊断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End】

    2024/03/26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关于使用统一会员编号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员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切实保障会员权益,促进协会业务发展,协会对全体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确认。依照《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章程》经研究,决定从2024年1月起对协会现有会员信息进行整理并重新编号登记备案。编号说明具体如下:一、编号规则   新单位会员编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固定英文字母编号即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英文名称“AIM China”大写首字母缩写“AIMC”;第二部分为固定英文字母及数字组合编号,如:单位会员英文部分为“会员”一词首字母缩写即“DW”,专家会员英文部分为“专家”一词首字母缩写即“ZJ”,数字部分从01开始,秘书处将以入会时间(协会实际收到会费时间)顺序为准直接分配;同一时间入会的,单位会员按单位名称首字母排序,专家会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二、编号说明    编号AIMC-DW01。表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第一家单位会员。    编号AIMC-ZJ01。表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第一位专家会员。    会员在退会后,原有编号作废;连续2年不缴纳会费的,视为自动退会。三、编号启用及发证日期   新会员编号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会员证将于缴纳2024年会费后发放。 以上,请各位会员(单位)悉知,感谢各位对协会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2023年12月28日

    2023/12/29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关于征集2024年度团体标准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6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动自动识别行业及相关领域标准化建设,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创新需求,依据《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现组织开展2024年度团体标准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   以推进自动识别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服务标准等,可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体系的研制、设计、检测、管理、应用、服务等做出规范。二、申报原则(一)标准选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得与国家有关行业政策相抵触,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无交叉、无重复。围绕行业发展迫切需要或国内外市场竞争亟需的标准,应具备实施应用条件,鼓励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二)对涉及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应如实填报,涉及的必要专利问题,应及时披露相关专利信息,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声明后方可使用,并提交证明材料。(三)标准应具有广泛代表性,充分反应各方需求,鼓励会员单位将现有企业标准申请转化为团体标准,鼓励相关单位联合提出立项申请。三、申报要求(一)牵头申报单位应为依法经营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且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信誉度,无不良诚信记录,重视标准化工作。(二)申报单位应明确标准制定的目的与意义,对该标准的国内外现状、相关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技术内容等进行必要的前期研究。(三)标准起草人应熟悉标准化工作,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能够积极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确保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四)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不同类型和地域的单位共同参与,标准起草单位原则上不少于3家。(五)标准经费由标准发起单位、参与单位共同承担。(六)申报文件应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七)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30日(以快递寄出日期为准)。四、申报材料(一)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二) 标准草案或标准起草大纲(含主要技术内容)。上述所有申报材料均应同时报送纸质文本(1式2份)和电子文档(Word版、盖章后PDF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五、联系方式联系人:周洁蕙电话:010-84295648邮箱:zhoujh@ancc.org.cn.org.cn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8号皇城国际大厦B座611邮编:100011附件: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申请书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2023年12月27日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