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跨界合作 促进互利共赢
2015年10月14日-16日,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支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以“推动跨界合作,促进互利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SCAN CHINA 2015)在南京国际会展览中心举行。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琳,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张前副局长,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周黎丽副局长,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矫云起,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汪东华院长,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的五位副理事长等业内相关知名人士。开幕式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主持。
本届展览会得到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江苏分中心、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南京办事处的大力支持。来自自动识别行业的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国际自动识别知名品牌企业,以及有关省市的标准化研究机构、射频技术工程中心参加了展览会。展览会向社会展示了中国自动识别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国际交流,把握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克服经济下行的困难,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取得的新成果;在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等方面做出的新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展览会上专门开设“‘同质配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展示专区”及技术培训吸引了观众。展览会同期活动精彩纷呈,举办了“智能手机及平板指纹识别市场研讨会”、“‘同质配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国标宣贯培训研讨论”、“企业智能互联网高峰论坛”、“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RFID实验室参观”、“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年度颁奖暨参展商交流会”、“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通联会”、“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互联网+在政府监管行业的应用研讨会’”、“新政策新机遇同质配件推广&维修技术信息研讨会”等活动。
推动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
在第二十二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开幕式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琳先生致开幕辞,他首先代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参展企业及国内外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他指出,今天,恰逢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第22届国际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正值国家“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等战略措施相继出台的大环境下召开,为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他强调,多年来,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为促进各行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利用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平台,致力于宣传、推动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以及各项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多行业、多领域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在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发挥了作用。“第22届国际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以展览和举办同期系列论坛等方式,为连锁零售、医疗卫生、食品、服装、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物流等行业及领域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制造、系统集成,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广大用户,提供交流互动、合作发展的机会。
为了展示“汽车零部件编码与标识技术推广应用专项”工作成果,展览会上专门开设“‘同质配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展示专区”及技术培训,现场演示了激光蚀刻汉信码,解答相关疑问。
智能手机及平板指纹识别
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指纹技术与创新应用研究会轮值主席单位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指导的“智能手机及平板指纹识别市场”研讨会在展览会期间成功举办。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唐成在开幕辞中总结了研究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成果。重申了研究会“创新、融合、发展”的宗旨,期望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包容性更广泛的业界交流沟通平台,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发挥社会组织引领、企业自愿参加、产学研与应用相结合的优势,推动自动识别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智能手机及平板指纹识别的市场,唐成副秘书长认为,国产手机指纹触控产品将在国内市场普及甚至成为标配,指出将来复合生物识别将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生物识别领域的主流。
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焕就“智能手机及平板指纹市场”做了专题报告。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交流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吸引了非会员单位的参与,为研究会更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年度颁奖,表彰突出贡献企业
为了表彰一年来在自动识别及物联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于10月14日晚举办了“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年度优秀会员奖颁奖暨第二十二届国际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参展商交流会”,揭晓了2015年度“优秀会员奖”“优秀技术成果奖”“优秀产品奖”“优秀案例奖”四大奖项。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2015年度中国自动识别协会年度优秀会员奖;南京金东康条码系统有限公司“手持移动终端在白酒专卖店管理中的应用”、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FID在警用枪支管理中的应用”、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物流仓库资产定位解决方案”等6家企业获得2015年度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优秀案例奖;上海世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5000 高性能智能终端”、北京远光通联科技公司“第五代智能公文交换箱”、广东旭龙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移动物联网终端”等7家企业获得2015年度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优秀产品奖;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W8宽幅标签打印机”、广州联欣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快批(云销存)”、深圳鼎识科技有限公司“IUR-E2智能RFID读写器”等4家企业获得2015年度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优秀技术成果奖。
“同质配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国标规范汽车维修市场
“‘同质配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国标宣贯培训研讨会”旨在宣贯国家标准GB/T32007-2015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讲解统一编码与标识的注册管理及技术应用,推广关于汽车零配件产品统一编码的应用成果。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琳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致辞。研讨会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主持。
张琳在致辞中提到,我国目前已进入汽车社会,汽车配件的质量问题作为直接导致行车安全、事故频发的首要原因,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假冒伪劣的配件产品已成为影响汽车配件、维修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他指出,我国汽配领域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产品无标准、没有唯一标识,难以辨认真假产品,产品无法追溯,致使消费者的维权得不到保障。唯有抓住机遇,立足标准化,加强供应链管理及质量标准认证体系的建设,用通用的标准化商务语言进行线上线下的数据交换、分析与服务,整合资源,才能实现同质配件的无障碍流通,汽车维修行业的创新发展。
统一编码与标识不仅可应用于全球贸易与流通、产品质量追溯,还是当今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时代标准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国家标准GB/T32007-2015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将于2016年1月1日实施。该国家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编码原则、数据结构,符号表示方法及其位置的一般原则。适用于汽车零部件(配件)统一编码和标识的编制,以及汽车零部件(配件)的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对规范汽车维修市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消费者配件查询、配件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打破原有各厂商之间的信息壁垒,改变产品信息不透明、不规范现象,实现配件产品可追溯管理。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也提到,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带动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今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达到大数据的共享、集约化整合、高效化利用等要求的基础正是数据的标准化。统一编码与标识是“同质配件”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当今大数据应用的标准化保障。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是同质配件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服务消费者,以及确保配件产品质量追溯的重要技术手段。
来自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各地方分支机构代表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各省市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共同交流、倡导汽车后市场的从业企业积极参与国标的实施,加快汽车后市场的转型与升级。
企业智能互联,促成跨界融合、合作共赢
由中国自动识别设备制造商联盟轮值主席单位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指导的“企业智能互联高峰论坛”在展览会期间成功举办。
高峰论坛云聚了来自互联网、自动识别、企业应用、投资方等各行业领域专家,邀请企业管理者、产业上下游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互联网+格局下,企业智能互联及移动应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智能互联及移动应用的跨界融合,开放合作的生态环境,探究中国全面拥抱互联网后如何发挥我们产业的优势,促进中国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推动智慧经济的发展。
中国自动识别协会副秘书长唐成代表协会致论坛开幕辞,他从国家政策、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需要等多维度,全面地阐述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而以上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自动识别技术发挥独特支撑作用,这无疑为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互联网+”各行各业,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中国互联网化的过程,就是自动识别技术蓬勃发展的过程,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助力过程。我们要发挥优化和集成的优势,集聚资源、强化合作、优势互补,融合各方力量,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为智慧经济发展嵌入自动识别技术的“能量棒”,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自动识别设备制造商联盟轮值主席(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冬生向参会嘉宾介绍了联盟的宗旨和作用,与会嘉宾分别从智能制造、工业生产数字化、3D可视化、智能互联转型与变革等方面作了发言。论坛还设立了企业智能互联应用产品及应用体验区,为观众展示了智能眼镜、iData企业级智能手机等智能硬件及其企业智能互联创新应用,吸引了与会嘉宾关注。
国际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已经成为全球物联网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每年举办的“国际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已走过了22年的历程。展览会作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展览会作为自动识别与物联网的国际化宣传、展示平台,将给社会各界带来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第二十二届国际自动识别及物联网技术展览会将以其前瞻性、务实性、深度性,继续引领物联网行业发展。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张琳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 罗秋科
领导和厂商一起探讨新产品信息交流
展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