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LAB ID与DELO合作进行RFID标签的芯片粘合和电接触
    根据RAIN RFID联盟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250亿个RFID标签用于自动化和非接触式识别,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RFID制造商面临的一项挑战包括芯片贴装工艺,即将半导体芯片和天线连接在一起。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意大利RFID标签和解决方案供应商LAB ID与德国工业粘合剂公司 DELO合作。LAB ID提供定制的UHF RFID和NFC标签,以及结合这两种技术的双频RFID标签。该公司还提供inlay设计、软件和硬件集成以及标签读取平台等服务。公司的UHF RFID标签主要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和仓库管理,而NFC标签则用于品牌保护以及通过智能手机传输产品信息。此外,DELO为汽车、光电和电子等高科技行业的应用提供定制的粘合剂和设备。DELO南欧销售工程师斯蒂法诺·法里纳(Stefano Farina)表示,RFID标签的生产需要优化到最小的细节,以实现高产量并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芯片连接工艺,包括连接芯片和天线,要求很高,也存在许多挑战。一个问题是由于持续的小型化趋势,芯片变得越来越小。”每个RFID标签由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组成“如今的芯片边缘长度仅250至600微米[0.01至0.02英寸],厚度为75至90微米[0.003至 0.004英寸]。相比之下,人的头发大约有70微米[0.0027英寸]厚。这就留下了一个很小的粘合区域,仍然需要高强度才能达到所需的使用寿命和耐老化性,例如所需的洗涤循环次数。良好的电接触对于标签的可靠运行和宽广的读取范围也非常重要。”法里纳指出,流程设计也很重要。“从芯片类型、基板和点胶系统到粘合剂和最终产品要求,所有参数必须可重复匹配,以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的制造过程。”为了应对这些挑战,LAB ID采用了DELO的导电环氧树脂,并已经使用DELO的MONOPOX AC产品长达十多年了。这些产品专为芯片连接应用而开发,可确保最大的生产效率。根据法里纳的说法,粘合剂具有双重功能,它们确保将芯片立即固定在天线上并提供电接触。粘合剂中含有沉淀在凸块和基板之间的金属颗粒。在固化过程之后,它们只在一个方向上专门传导电流。在生产中使用粘合剂之前,公司也进行了广泛的功能测试,以确保RFID标签的粘合质量和耐用性。即使在模拟老化之后,测试也显示出在读取范围和弯曲强度方面的良好结果。这包括在+85℃(+185℉)和85%的相对湿度下进行存储,以及在-40℃至+85℃范围内进行的温度冲击测试。法里纳说,这种粘合剂在塑料和铝等标准基材上的模具剪切强度为50 MPa。DELO导电粘合剂连接基板(天线)和芯片并建立可靠的电接触LAB ID在全自动芯片贴装过程中生产标签,所有步骤都在一条线上直接连续进行。首先使用高精度喷射阀,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将粘合剂涂在天线垫上。然后从晶片上拾取芯片并将其放置在粘合剂滴上。良好的化学粘附性能可防止芯片滑动。摄像机检查它是否正确定位和对齐,以便在必要时触发自动调整。下一步,通过集成在工艺中的热电极,在200℃(392℉)下进行固化。在一到两秒钟内,粘合剂完全固化,并确保与天线的电接触。然后可以对完成的RFID inlay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或相应编码。RFID制造中典型的芯片贴装工艺:半导体芯片的点胶、夹持和放置、热电极固化和应用控制法里纳说,由于粘合剂和工艺参数经过精确调整,LAB ID的生产可在几秒钟的周期内稳定可靠地运行。他指出,每年有超过4亿个标签从其生产线上下线,不仅是含有塑料或铝的RFID标签,还有由纸和其他可再生原材料制成的标签。“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用于芯片粘接工艺的DELO粘合剂在低于180℃的温度下进行固化。”由于对微米级精度的高要求,RFID标签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确保芯片和天线固定到位的特殊粘合剂,同时要提供电接触并满足高功能要求。这种复杂性要求设计的工艺能够满足大量生产并仍然保持高度的可靠性。RFID供应商和粘合剂制造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实施高效的制造流程以及使用高性能RFID技术来支持最终用户至关重要。

    2021/09/09

  • 火爆业界的边缘计算,到底是什么?
    边缘计算正在改变全球数百万个设备处理和传输数据的方式。联网设备(IoT)的爆炸式增长以及需要实时计算能力的新应用,正持续推动着边缘计算系统发展。5G无线等更高速的联网技术使边缘计算系统得以加快创建或支持实时应用,比如视频处理及分析、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虽然边缘计算的早期目标是解决:因物联网生成数据增长,而为远距离传输数据提供带宽所需的成本,但需要在边缘端进行处理的实时应用程序的兴起也在推动该技术往前发展。边缘计算是什么?Gartner将边缘计算定义为"分布式计算拓扑结构的一部分,其中的信息在靠近边缘的地方处理,设备和人在边缘处生成或使用该信息。"大致来说,边缘计算使计算和数据存储更靠近生成数据的设备,而不是依赖位置可能在千里之外的数据中心。这么做是为了使数据,尤其是实时数据,不会出现影响应用程序性能的延迟问题。此外,许多企业可以通过在本地执行处理来节省资金,并减少需要在集中位置或基于云的位置进行处理的数据量。边缘计算是因物联网设备急剧增多而发展起来的,物联网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以便从云端接收信息或将数据传回到云端。许多物联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生成大量数据。想想在工厂车间监测生产器械的设备,或从远程办公室发送实时画面的联网摄像头。虽然生成数据的单个设备很容易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但同时传输数据的设备数量增加后就会出现问题。不只有一个视频摄像头传输实时画面,而是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设备。不仅画面质量会因延迟而受影响,带宽成本可能也非常高。边缘计算的工作原理对许多这类系统而言,边缘计算硬件和服务充当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本地来源,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边缘网关可以处理来自边缘设备的数据,然后仅将相关数据通过云发回去,因而减少了带宽需求。或者以实时应用需求为例,边缘网关可以将数据发回到边缘设备。这些边缘设备可能包括许多不同的装置,比如物联网传感器、员工的笔记本电脑及最新的智能手机、安全摄像头,或甚至是办公室休息室里的联网微波炉。边缘网关本身也被认为是边缘计算基础架构中的边缘设备。边缘计算的几个用例有多少用户就有多少不同的边缘用例:每个人的具体环境不同,但有几个行业尤其处于边缘计算的最前沿。制造业和重工业使用边缘硬件来支持无法容忍延迟的应用,让自动协调工厂车间的重型机械设备等任务所需的处理能力靠近需要这种能力的地方。边缘还让这些企业有办法将靠近机器的物联网应用(比如预测性维护)整合起来。同样,农业用户可以使用边缘计算作为收集层,以收集来自众多联网设备的数据,包括土壤和温度传感器、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等。不同类型的部署所需的硬件会大不一样。比如说,工业用户会高度重视可靠性和低延迟,需要能够在工厂车间的恶劣环境中运行的加固型边缘节点和专用通信链路(专用5G、专用Wi-Fi 网络甚至有线连接),以实现目标。相比之下,联网的农业用户也需要加固型边缘设备来应对户外部署,但网络连接部分可能大不一样--低延迟可能仍然是协调重型设备的移动所需要的,但环境传感器很可能对距离有较高的要求、对数据有较低的要求--LP-WAN连接、Sigfox或类似的连接技术可能是最佳选择。其他用例则完全带来了不同的挑战。零售商可能将边缘节点用作店内信息交换中心,用于支持各种不同功能,将销售点数据与针对性促销活动联系起来,跟踪客流量等,以实现统一的商店管理应用。这里的连接部分可能很简单:每个设备使用内部Wi-Fi;也可能更复杂,用蓝牙或其他低功耗连接支持客流量跟踪和促销服务,Wi-Fi则留给销售点和自助结账。原文网址: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24893/what-is-edge-computing-and-how-it-s-changing-the-network.html

    2021/09/07

  • 工信部:我国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已基本可满足各地区
    工信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 1185 号(经济发展类 142 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目前,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总规模超过 400 万架,总算力约 90EFLOPS,其中湖南省约 10 万架。答复函称,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已逐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核心区域协调发展,内蒙古、贵州、湖南等地协同补充的发展格局。我国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已基本可满足各地区、各行业数据资源存储和算力需求,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徐自强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批准成立国家新型工业化(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和全国唯一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的提案》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现答复如下:数据中心是支撑我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是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我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科学合理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支持利用清洁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提高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一、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近年来,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与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二是出台《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引导传统数据中心向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的新型数据中心演进,推动打造新型智能算力生态体系。三是 2017 年以来,每年滚动编印《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引导数据中心从东部热点地区向包括湖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数据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和供需对接。四是组织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创建工作,目前已批复数据中心类示范基地 8 家,通过示范创建不断提升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总规模超过 400 万架,总算力约 90EFLOPS,其中湖南省约 10 万架。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已逐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核心区域协调发展,内蒙古、贵州、湖南等地协同补充的发展格局。我国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已基本可满足各地区、各行业数据资源存储和算力需求,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关于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发展近年来,我部会同能源局等部门,积极推进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及绿色发展工作。一是会同国管局、能源局发布实施《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升新建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水平等重点任务,引导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二是鼓励研发、应用节能型技术与设备,发布 4 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三是支持制修订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评价指南等 29 项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完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体系,促进绿色数据中心提标升级。四是打造绿色数据中心先进典型,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遴选发布 2020 年度 60 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其中包括湖南省东江湖数据中心。三、下一步工作考虑我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的落实,做好包括湖南在内的各地区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优化、网络质量提升等工作,推动全国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二是支持湖南省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面向本地业务需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服务本地、规模适度的算力服务,并加强与邻近国家枢纽节点的网络联通。三是持续开展示范基地创建。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相关工作,支持湖南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区积极申报示范基地,加强对数据中心类示范基地的指导,不断提升集聚集群发展水平。四是鼓励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绿色微电网,实现电、冷、热等能源资源利用综合管理,引导数据中心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将东江湖冷水资源与先进液冷技术结合起来,促进数据中心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09/03

  • 市场监管总局:共享消费领域企业要如实公示计价规则和计价标准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3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下一步,要严格价格调整内部合规审查流程,如实、及时公示计价规则和计价标准。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据介绍,共享充电宝行业价格整体小幅回落。此次参加整改的6个共享充电宝品牌共有机柜426万台,占市场份额约80%。相关企业进一步完善定价规则,与合作商户沟通协商,通过直接降价或者降低计费单元等方式下调部分机柜价格。其中,街电逾8万台机柜降价,小电、搜电、怪兽、美团分别有数千台机柜降价。目前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至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至96%,最高价格占比均不超过1%。处于热门旅游景点、繁华商业区等地点的机柜价格仍然高于均价。杭州市西湖景区88家共享充电宝商户中有23家降价,最高价格由10元/小时下降到8元/小时,目前每小时3元及以下占比25%,每小时4至6元占比58%,每小时7至8元占比17%。在规范竞争秩序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对搜电收购街电经营者集中案依法审查,对美团收购摩拜未依法申报开展调查工作。小电、街电、搜电对宣传、促销等行为开展了自查自纠,对具有误导性或者歧义的语言和标价形式进行纠正。

    2021/08/31

  • 重磅|中国主导的首个二维码码制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1年8月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ISO/IEC 20830:2021《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汉信码条码符号规范》(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Han Xin Code bar code symbology specification)。这是中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第一个二维码码制国际标准,也是ISO和IEC近20年在二维码码制领域第一个新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是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我国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又一空白。汉信码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码制。汉信码在汉字信息表示能力和效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数字和字符、二进制数据等信息的编码效率、符号信息密度与容量、识读速度和抗污损能力等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二维码底层核心技术的后来居上。汉信码技术在2007年成为我国国家标准(GB/T 21049-2007),2011年成为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 Global)行业标准,2015年在ISO/IEC JTC1/SC31(ISO/IEC信息技术委员会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成功立项,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专家王毅承担项目编辑(Project Editor),全权负责汉信码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汉信码ISO/IEC国际标准按照ISO/IEC国际标准编制规则开展编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了汉信码符号的符号特性与符号结构、数据编码与符号表示、符号印刷、符号质量、译码过程、参考译码算法、和数据传输信息等,适用于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汉信码示例ISO、IEC是全球公认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任何一项ISO、IEC国际标准的立项都离不开成熟的技术积累,规模化的产业应用以及各国国家成员体的支持。汉信码自研发至今,技术优势已被国际专家熟知,同时在我国追溯、医疗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使得汉信码的影响力逐步显现。汉信码ISO/IEC国际标准的成功制定是我国条码、二维码等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汉信码国际标准的发布表明了,汉信码不仅是中国的汉信码,更是世界的汉信码;汉信码ISO/IEC国际标准的发布,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科研工作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成果,是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依靠自主创新和“国家标准走出去”战略取得成功的典范,是中国技术实现国际领先、增强中国技术自信的典型案例,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2021/08/31

  • 市场监管总局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17日公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选一”、数据“杀熟”、网络虚假宣传、虚假交易等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将面临更严格、更细致的监管。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制止和预防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15日。经营者不得实施“二选一”行为征求意见稿提出,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限流、屏蔽、商品下架等方式,减少其他经营者之间的交易机会,实施“二选一”行为,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正常运行,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流量劫持、干扰、恶意不兼容等行为,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调整其他经营者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在搜索结果中的自然排序位置,并实施恶意锁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通过收集、分析交易相对方的交易信息、浏览内容及次数、交易时使用的终端设备的品牌及价值等方式,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方不合理地提供不同的交易信息,侵害交易相对方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扰乱市场公平交易秩序。交易信息包括交易历史、支付意愿、消费习惯、个体偏好、支付能力、依赖程度、信用状况等。不得对销售状况等作虚假宣传征求意见稿拟规定经营者不得对经营者自身或者其商品的销售状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其中,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足以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也被列为禁止行为。可委派专家观察员协助疑难案件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市场监管部门基于案件办理的需要,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与案件相关的电子证据进行取证、固定,对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对于新型、疑难案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委派专家观察员参与协助调查。“专家观察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公正、诚实、守信;拥有法学、经济学、金融学或计算机专业学士以上学位;在互联网或者不正当竞争规制领域至少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文/本报记者 蔺丽爽 统筹/余美英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