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采埃孚采用RFID系统实现发动期定期维修
      汽车变速器和底盘制造商 ZF Friedrichshafen (采埃孚) 现采用 RFID 技术来管理公司在德国 Saarbruecken 工厂里生产线发动机的维修。ZF 在全球共有 119 个生产点,07 年财政收入超过 126 亿美元。在成功采用无源超高频标签管理 Friedrichshafen 工厂的零件后,ZF 开始在全公司扩展应用 RFID 技术。   在 Saarbruecken 工厂,Friedrichshafen 为汽车制造 4、5、6 档汽车变速器,公司已经完成 6000 个发动机(运行生产机器和传送带)的贴标。这些发动机必须定期(2-3月)维修和服务,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引进 RFID 技术之前,ZF 依赖拴在发动机上金属工具识别盘识别发动机。当工人需要识别工作单列出要移去或修理的发动机时,他们不得不肉眼查对工作单和金属盘上的号码。然而,生产环境中常见的石油和尘土经常使得号码难以辨别,Tricon Consulting ZF 项目经理 Jürgen Kusper 称,Tricon Consulting 是奥地利一家的软硬件供应商,也是这个项目的系统集成商。   采用 RFID 系统后,工人利用手持机读取标签,确认哪些发动机是需要修理的,他们不再担心工具的识别码是否可辨别。由于生产机器必须一直维持运行,而员工需要关掉整个发动机才能进行维修和检测,所以工人从生产机器移走发动机后必须替换新发动机,旧发动机被移到空闲零件仓库和维修站。当发动机维修完后,工人将最后维修单的号码输入手持机里,系统对标签写入维修数据。 工人利用手持机读取发动机标签   这套 RFID 系统于 2008 年中期正式启动,当发动机被移到仓库进行常规或特殊检测时,工人在每台发动机上安装一个无源高频 RFID 标签。标签含 NXP Semiconductors 的13.56 MHz Mifare 芯片。ZF 之所以选择无源高频 RFID 标签是因为这个应用无需长距离读取。标签封装在一个圆形、灰色的塑料外套里,粘着在发动机上。安装在 RFID 标签旁边金属工具识别盘可作为后备。   工人利用 Psion Teklogix 的手持阅读器对标签编写发动机的基本数据。每次修理、维修信息或计划也都会写入发动机的 RFID 标签里。这样员工通过读取标签便可立即了解到发动机的历史。这些信息被存储在标签里,标签的内存大小为 1 千字节。   在测试阶段,ZF 对标签进行测试,确保它们可以承受在恶劣工业环境里处理和清洗造成的磨损。公司称,到目前为止这套系统还没出现什么问题。   Tricon 为这个项目提硬件和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ZF Saarbrueckenr还在不断增加贴标的发动机。   ZF Saarbruecken 目前正考虑扩展这个应用,Kusper 称,RFID 系统减少了工人搜索发动机及其相关历史记录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维修的整体费用。此外,如果一台发动机购买时便出现问题,那么其维修历史也可用于相关索赔   ZF 计划重点将这个系统扩展用于材料流和零件管理,追踪进出仓库的空闲部件。

    2009/03/30

  • 可口可乐饮料瓶生产商采用RFID精确了解运输容箱使用次数
      Southeastern Container 是美国一家大型的塑料制品公司,负责生产可口可乐本土 70% 的瓶子生产。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注塑厂成功测试采用 RFID 系统清点6000 个左右塑料容箱的使用次数之后,现将这套系统扩展应用到其它两个工厂。Southeastern Container 计划追踪多达 40,000 个塑料容器(用于运输注塑厂生产的预成型品塑料管)到 Southeastern Container 的吹塑厂。在那里预成型品被吹成瓶子。 Southeastern Container 是美国一家大型的塑料制品公司,负责生产可口可乐本土 70% 的瓶子生产。   之前,Southeastern Container 采用纸板箱运送产品,当公司转而采用特定化、可重复使用塑料容箱,公司决定测试 RFID 系统追踪塑料容箱的使用次数。   旧纸板箱的设计并不适用于公司的运货拖车,Southeastern Containe 的工程经理 John Underwood 称。纸板箱也占用了仓库很大的面积,他补充称,“我们目前采用的塑料容箱为我们提供了显著的经济优势” Underwood 解释称,“在运送产品时新容箱可以最大化拖车的容量,因为容箱容易拆卸(便于存储),所以我们可以最大化拖车运返容箱的数量。此外,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箱的生命周期更长。”   然而,塑料容箱本身成本更高,因此 Southeastern Container 希望它们的使用时间达到制造商所承诺的,使它们物有所值。“我们需要精确了解每个容箱的使用次数” Underwood 称,“确认容箱制造商的承诺符合实际情况”。由于 Southeastern Container 不希望雇用专门人员来清点每个容箱的使用次数,公司采用EPC Gen 2 标签、阅读器和天线。   与咨询服务和系统集成公司 DecisionPoint Systems 合作,Southeastern Container 在一年前开展一个概念验证项目。系统于去年夏初正式启动。公司在其Enka 注塑厂现有塑料容箱边侧安装 Alien Technology 的 EPC Gen 2 标签 M-Tag。M-Tag 标签含背面含粘贴剂,当容箱表面被小型发焰装置加热后粘附上标签。 标签在其生命周期内一直粘附在箱子上。   单个容箱能装载 20,000 个预成型品,Underwood 称,取决于它们的尺寸。当一个贴标容箱装满了预成型品后被贴上条形码标签,以识别箱内预成品的类别。接着,容箱移经一个含 Motorola XR440 工业级 RFID 阅读器和一支 AN400 RFID 天线的进出口。当阅读器读取容箱 RFID 标签的 ID 码后,一个员工采用 Motorola MC9090-G 移动计算机扫描条形杩。OATSystems 的 Oat 资产追踪中间件将容箱标签的 ID 码与条形码所识别的产品类别相对应,同时提供一个与 Southeastern Container ERP 系统相连的 Web 服务窗口。这样标签的 ID 码及其对应产品可以被输进公司用于追踪仓库和盘点操作的 ERP 系统。   容箱接着被运到一个仓库,从仓库再运到吹塑厂。当一个容箱放空后,员工扫描条形码,删除 ERP 系统里该容箱的 RFID 号码与箱内产品对应的记录。   Underwood 称,经过几次天线位置小改动和阅读器功率设置调节后,Southeastern Container 得到了稳定、精确的标签读取率。标签成本在 1 美元以下,容箱可以从任何方向被读取。   据 Underwood 称,为了向 Southeaster Container 提供这套“即插即用”系统,DecisionPoint 查看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 RFID 设备,也测试了好几款阅读器和标签。目前,这套系统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现在,Southeastern Container 也在另外两家注塑厂推出 RFID 系统。公司预期在两年内取得投资回报。   另外,Southeastern Container 还计划推出其它可利用 RFID 标签和阅读器优势的应用,包括追踪外运容箱,运输过程,及吹塑厂对容箱接收、倒空和返回。  

    2009/03/30

  • DASH7联盟成立 推进有源RFID标准应用
      由20多个RFID供应商、用户和研究人员组成的DASH7联盟,日前正在推进ISO 18000-7有源RFID标准的使用。目前这一标准主要用于国防工业,联盟成员想通过解决技术和互操作性问题,来推动该标准在商业部门中的广泛使用。    据赛维公司(该公司是DASH7联盟创始成员之一)人员称,标准本身并不等同于互操作性。 “这就像早期的802.11 [无线网络]的标准。不同供应商的产品都符合这一标准,但没有互相沟通。”    ISO 18000-7是针对 物品管理应用而开发的433 MHz有源RFID技术标准。它支持RFID读写,射程约300英尺。不过,这一标准有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联盟希望通过建议修订计划及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途径来解决。这一技术性的工作还需要注意加密、标签间的通讯及其他影响互操作性的方面。     匹兹堡大学的RFID卓越中心是DASH7联盟的创始成员。今后,该联盟希望同该大学制定出一个互操作性认证计划。    DASH7联盟也将促进基于此标准的技术应用。DASH7联盟宣称,ISO 18000-7技术可用于货物封条、资产跟踪、先进的传感器网络及其他集成装置。    据称,现在对这一技术需求强烈的依然是国防部门。“在过去10年中,美国国防部在有源RFID上花费了大约5亿美元。几乎所有的都是基于18000 – 7标准的技术。”最近美国国防部的RFID III合同更是瞄向18000-7技术。 

    2009/03/30

  • 郑州植入电子标签芯片配合GPS卫星定位保护古树
       “没有古树的城市是没有历史的城市”,本报昨日以“市区哪儿还有古树,请告诉我们”报道了郑州古树的现状。昨日,市民踊跃向本报提供身边的古树,除本报昨日报道的34株古树外,昨日市民又报出50株树龄过百年的古树。专家介绍,市民昨日发现的古树,他们没有入册的就有8株。“我们将派人对未入册的古树登记,加以保护。”   三官庙的古槐树      周新庄的古槐树     市民又报出城区50株新古树     从昨日8时到15时,市民踊跃向本报来电,介绍他们身边生长的古树,古荥镇古荥村的古树爱好者赵朴先生第一个来电,他说,古荥镇孙庄,有一株500年树龄的国家一级古树,而古荥村一个村,就有古槐和古扁柏10株,树龄在300年的二级古树有6株。南邻的纪公庙村,有古皂荚和古槐5株。“我们古荥村相邻的四个村,就有18株古树,完全可以建一个名副其实的古树公园了,古荥又是三国古战场,全市汉代文物的重要埋藏地,希望市民能到我们附近来参观这些古树,一起提出保护意见。”赵说。     须水镇三王村的王先生说,他们村有一株600年的国槐,经过市绿化部门确认,树龄仅次于曹古寺的古银杏,是全市城区年龄最大的国槐,为国家一级古树。而沟赵办事处白寨村的白先生说,他们村清真寺内有一株古树,300多年了,村民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树种,与郑州发现的其他古树都不太一样,据祖上称全国仅有3株。本报将请专家现场鉴定。     昨日市民共报出50株树龄过百年的古树,重要古树如下:金水区:庙李镇陈寨古皂角树;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村300年古樱桃树,马寨水磨村300年侧柏;惠济区:老鸦陈陈金永家200年国槐,古荥村10株古树,纪公庙村5株古树,领军峪100年柿树;中原区:须水三王庄600年国槐,道李村100年合欢;管城区:郎庄村200年皂角;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白寨村300年无名树种。     可怜的周新庄古槐奄奄一息     昨日上午,周新庄的周先生致电本报,他们村的300年国槐,3年来树根处被水泥牢牢封死,几乎一点水也进不去,树枝一年比一年少,两人合抱不住的国槐,现在树冠上只有3个小枝,每年发出的黄叶可以数过来。“我们给中原区绿化所说过多次,却没人来管,哪怕把树根部的水泥揭起来一些,让它透透气也好。”记者随后赶到该村,在街上一个只有两米宽的胡同内,这株古槐根部全灌上了水泥。周先生说:“它的中间空了,里面的树干成了末儿,去年和前年,有人扔进了烟头后起火,消防队都来为大树灭火,它太可怜了。”一位老大爷从树边路过,看着大树说,他小时候,这株大树有很大树冠,几十人在树下乘凉,如果再不救救它,估计不过两年,它就会因为缺水死掉。     在三官庙大街,200多年的一株古国槐树身几乎裂成三片,干枯的树身裂成片不停掉下来,树身只剩西侧五分之一活皮发出树枝。“如果不把洞填住,树桩马上就会烂,到时这个树就要死去。”居民说。     建成区古树受死亡威胁最大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市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乔荣强工程师介绍,建成区的古树所存的并不多,这些古树多在小区和城中村内,管理权归各区和绿化所。绿化所应该去管理建成区的古树。“每逢春天,很多单位都忙于植树,其实,更该去管理一下这些数百年的古树。每死一株古树,就等于缺失一部数百年植物生存史。”乔说。     市绿化委员会负责人介绍,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市园林绿化部门就开展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对全市古树名木开始普查认定,建立了较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挂置了古树名木保护牌,加强抢救复壮,对破坏侵害古树名木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2005年调查,全市现存古树名木分属28科49种,其中市区和建成区有古树198株,这是郑州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古树的全部家底,而统计入册的有76株。因为非建成区的农村,村民都有自发保护古树的习惯,他们感到古树能带来好运,所以,全市面临生存危机的,就是建成区的大量在册和不在册的古树。     以前深圳学我们,现在我们学深圳     乔荣强工程师介绍,2005年,郑州对古树进行普查和编号,其经验全国关注,深圳市当年就组织人员到郑州来学习。但是,近几年来,深圳在学习郑州的基础上,把古树管理做好了。“去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对市区古树植入芯片,对古树现代化管理,而我们在保护古树方面,却相对落后了。”     乔说,市区古树“健康”的差异很大,石羊寺村东北角的一株古槐树,原来在宽大的院子里,从去年开始,主人把古槐周围都建成房子了,古槐的生存状况越来越恶化。一些庙中古树,不少村民每到初一、十五,在树下烧香,树干都被熏坏了。近年来,麻肩天牛对郑州的国槐危害极大,而相关人员和部门没有对受到虫害的古槐进行杀虫,也是造成大量古树濒死的原因。“人为因素是危害古树最重要的原因,建成区和马上开发的地区,一些古树因建房修路,被人偷砍。”而一些古树虽没被砍,但是周围建成了房。“古树底下留着的面积,至少跟该树树冠面积相当,这样树才有足够的空间扎根吸取养分,否则,早晚都是死路一条。我们要学深圳管理古树的经验了。”     退休教师说保护古树6种技术     50多年来热衷于对郑州古树研究,爱古树如生命的郑州四中退休植物教师翟福全先生,昨日向记者提出了保护郑州古树、使其复壮的6种综合技术:一是改善树所在地的条件,拆除违章建筑、清理树堰周围的混凝土与垃圾杂物,建护栏、更换表层泥土、加强水肥管理,给古树更大的生长空间;二是加强病虫害防治,解决病虫害防治与城市农药污染的矛盾;三是树干喷施活力素等复壮素,人工引气生根入土;四是及时修补树洞,采用特殊的填补材料封涂伤口和填补树洞;五是建造辅助物,让古树支撑在辅助物上;六是剪除枯枝,合理修剪树冠。记者已把他的意见上报给绿化管理部门。     他山之石     深圳植芯片保护古树     2008年8月27日,深圳市城管绿化管理处工作人员赶到莲塘村7巷74号门前,在206岁的古榕树上,将一个内装信息芯片和天线的PVC材质塑料钉植入树皮下,然后用玻璃胶把芯片塑料钉周围的空隙填充好,从而使这棵古榕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电子身份档案的古树。当日对20棵古树植入与古树信息编号相对应的芯片,这种电子标签技术配合GPS卫星定位保护功能,将使古树保护信息化。这是深圳在全国首次使用芯片配合GPS卫星定位保护古树名木。这种PVC质材的塑料钉对树木健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且芯片内也未装电池,植入后需要人工使用数据采集器对芯片进行激发,来读取芯片内储存的古树信息。古树名木一旦生病,管理人员就可对其过往资料一目了然:何时浇的水、施过什么肥、生过什么病、是否“搬过家”等。万一遭人破坏,这种芯片还能不动声色地记下肇事者的蛛丝马迹。巴黎和伦敦等城市也是使用这种技术用于城市古树名木的管理。   

    2009/03/30

  • 北京市高速电子标签 再新增8万个
      北京市使用高速公路电子标签的车主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此,北京市首发集团又购置了8万个。记者昨天获悉,它将满足逐渐增加的过往高速路车主的需求,随着保有量的增加,还将进行升级等技术处理。   “北京市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经前一阶段的试运行,已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随之用户保有量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介绍,为推动电子收费系统的建设、满足现有的用户需求,本次共采购电子标签8万个,采用竞争性谈判的公开方式向设备供应商招标。   本次电子标签采购信息在招投标信息平台上公示后,共有两家设备供应商作出实际应答。经专家组与两家供应商的多轮咨询、谈判,最终明确了诸多实际应用问题,并充分发挥竞争性谈判的灵活优势,有效地压缩了采购成本,据计算本次采购实际节省费用约86.2万元。  

    2009/03/30

  • 九三学社中央部分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视察国家质检总局 坦诚交流共商食品安全监管大计
    九三学社中央部分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视察国家质检总局 坦诚交流共商食品安全监管大计 王勇会见视察组成员  支树平陪同视察      图为支树平正在向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赖明一行讲解质检系统职能与成果展览。     3月26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赖明一行6人,专程来到国家质检总局视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赖明在视察结束时说,虽然时间不长,但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原来对食品安全的很多问题知道一些却不是很清楚,通过今天的活动,加深了了解,增进了理解,对以后参政议政也很有帮助。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会见了前来视察的九三学社全体同志。他衷心感谢九三学社对质检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并希望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今后对质检工作多监督、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他还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质量、重视质量,把质量当做一项工程来提升。     26日上午9时许,在国家质检总局办公楼二层,邵鸿、赖明等领导饶有兴味地参观了介绍质检系统职能与成果的展览。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亲自当起了“讲解员”。一张张画面生动的图片,一种种鲜为人知的实物,一项项渗透质检人心血的成果,引起了委员们浓厚的兴趣。他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有的还拿出笔记本做起了记录。     随后,支树平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与邵鸿、赖明等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从质检部门的职能情况到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情况,从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支树平一一作了介绍。他指出,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以来,坚持以“依法行政、严格把关,提高质量、确保安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己任,开拓创新,全面履行职能,着力维护食品、国门和特种设备三大安全,促进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提高。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特点和质量状况,质检部门通过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强打假治劣和对小作坊的专项整治、严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关等一系列措施,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是,当前食品安全也存在企业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比较淡薄、监管体制存在缺陷、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支树平还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国家质检总局开诚布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支树平“说心里话、说真心话”的肺腑之言,得到了邵鸿、赖明一行的肯定和赞扬,更引起了他们的共鸣。邵鸿结合自己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工作的情况,以食品安全提案在近些年一直高居提案数量前10位的实际,表达了政协委员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他指出,今天难得的学习考察机会,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随后,他还结合自己5年中德合作食品研究院院长的工作经历以及实地考察的情况,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直指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3个核心问题:针对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形势要求的现状,有何具体的考虑与计划?针对中心城市、发达地区与基层质检部门监管能力差距明显的现状,有何应对的策略?针对非传统食品添加物对食品安全冲击加大的现状,有何具体应对举措?对这3个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质量司、食品司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解答。     紧接着,赖明也作了发言。他说:“今年两会期间,支树平副局长参加九三学社组讨论时作了应答发言,今天又详细介绍了情况,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思路很清楚、原因很清楚、措施也很清楚。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国家非常重视,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问题?应该说这与食品生产企业小散乱、市场无序恶性竞争有关,也与食品行业守法成本太高、违法惩罚太轻有关,还与全民的消费意识有关。很多问题都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不可避免而不去重视,应当从体制、机制上去解决,要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去对待。”     座谈结束时,支树平感慨地说,九三学社中央领导今天的视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民主党派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更感受到了一种支持。今天各位在视察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既有国家战略、社会层面的,也有技术操作层面的,使我们深受鼓舞和启发,收获很多。希望今后能经常举行这种活动,加强沟通、了解和理解。   双方约定,今后将建立相互联系机制,从联合调研、信息反馈等方面加强合作。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以及有关司局负责人一同参加了座谈交流活动。  

    200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