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有源/半无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课题组第四次会议召开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于2007年8月9日在北京召开“有源/半无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课题组第四次会议。     会上课题组成员对“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和“半无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两个规范进行讨论。对稿件中所有文字、图、表进行了详细的审阅,会议进行顺利,达到预期目的。     主要起草单位已于8月13日完成了稿件的补充、修改工作,将征求意见稿提交秘书处。现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将于8月28日召开专家审定会。

    2007/08/15

  • ISO/IEC18000系列标准中相关专利技术研究课题第三次会议召开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于2007年8月10日在北京召开“ISO/IEC18000系列标准中相关专利技术研究”课题组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首先对各成员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需要统计的项目进行了修改。随后,针对分析报告的编写工作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此课题的重要意义后,对编写内容进行了讨论。8月31日前,完成表格的填写工作,9-10月完成报告的编写工作。     会议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007/08/15

  •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召开在即
       (2007年8月14日讯)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召开在即,基本日程已定。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21世纪十大高科技之一,保护信息安全日益成为IT产业的重要课题。特别是9·11事件之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生物特征识别手段进行安全防卫。面对国际社会的巨大浪潮,中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蓬勃兴起,搭建一个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交流的平台,关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厂商、研究人员、用户进行多方位深层次交流成为当务之急。本着“搭建平台促进交流”的宗旨,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主办“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从2003年开始进入第三轮的快速发展期,产品体系建立,技术标准逐渐完善,行业内企业数量继续增加,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技术获得市场认可,各领域应用趋于普及化态势,行业体系亦然成型。据美国《生物识别文摘》报道,近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的年度销售量约为165000台套左右,销售收入约为4.8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96%为指纹识别产品,国产设备已经成为指纹识别产品的主流,并有大量出口。由此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生物识别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根据对市场情况的切身体会,通过演讲者实事求是的分析,让与会人员宏观地、深入地了解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市场情况,认清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的形势,更好地把握未来。     此次论坛内容丰富多彩。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领导将围绕“推动生物识别产业及其标准化进程”主题展开,探讨困扰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的产业标准化问题,介绍国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标准化的工作模式,逐渐引导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和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中国生物特征识别企业竞争力。     论坛将紧密围绕以指纹、虹膜、面相识别技术为典型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总结分析现状,抓住发展趋势以及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挖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潜在价值。     论坛设置“案例介绍”单元,将介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产品在金融及其它行业的具体运用,让与会人员直观地了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将让人深刻体会,只有市场细分化程度高,产业链完整,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专业化程度高的公司,才能在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间唯有紧密地合作和沟通,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成功运作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经济。     为配合本次论坛召开,本次大会还将推出新产品介绍和部分解决方案,宣传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服务企业、推出新产品及行业应用最新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实践应用经验,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此次论坛将不拘泥于演讲等单一形式,精心安排“碰撞对话”互动环节,将邀请嘉宾与参会企业进行交流。听众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与专家以多角度深度感受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2007/08/14

  • 关于组织拍摄“中国自动识别20年”大型纪录片的通知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各会员单位: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国际自动识别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自动识别技术从起步到发展,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在自动识别各技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创新技术、优秀企业和成功的应用案例。 在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即将迎来第20个年头和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的时候,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计划组织拍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纪录片:“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影片将回顾和再现中国自动识别走过的发展历程,以企业在各行各业的典型应用为主线,展现当今中国自动识别最前端的技术、产品和成功的应用案例。“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将分成三大板块进行拍摄制作(三集),分别展现“自动识别与贸易流通”(包括仓储、物流、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自动识别与现代制造”(包括生产管理、工具管理、流程管理、质量跟踪与追溯等)、“自动识别与现代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食品监管、安全管理等)的成功应用案例和采用的先进技术、设备及应用系统。 该片不仅是行业宣传和推广的重要素材,也是企业的重要展示平台,更可以成为企业宣传、营销、展示乃至融资谈判的理想宣传手段。欢迎协会各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参与,并请各参与企业在收到通知后的30天内将附表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回执给协会秘书处。协会将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根据申报企业的实力,推荐的技术产品和典型的应用案例等要素进行筛选,并将结果通告各企业。入选企业在与摄制组签署相关协议后选择时间组织拍摄,整个拍摄和后期制作周期计划在六个月内完成。希望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并给予大力支持。   附件:拍摄计划和方案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2007年8月1日   拍摄计划和方案 “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是中国自动识别行业发展20年来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影片。影片的将着力以体现“宣传中国自动识别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推广普及自动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成功应用”为宗旨,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选择自动识别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应用行业的典型案例进行拍摄和制作成片,以反映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各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电视、网络、大型活动、行业培训、教育等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动自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创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的行业品牌。 本片的拍摄工作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指导,协会宣传工作组的摄制组具体实施。整个影片的制作将采取专题拍摄与企业提供视频素材等多种合作模式,在制作本片的同时,可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参与企业提供同期拍摄制作企业、产品或应用案例宣传片的服务。拍摄经费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由各参与拍摄的单位提供。具体方案如下: 一.视频素材的拍摄 1.拍摄制作“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     由摄制组根据影片的整体构思并结合申报企业提供的技术、产品、应用案例等内容进行筛选,经摄制组与申报企业协商制定拍摄计划并实施。参与企业应负责联系、提供应用案例的拍摄环境和条件,支持配合影片的拍摄。拍摄经费由申报企业提供(见附表)。 2.参与本片的拍摄并同期制作企业宣传片 经筛选确认参与“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的企业,在拍摄影片的同时,为了让参与影片拍摄的企业得到多层面宣传的效果和回报,摄制组将充分利用人员、设备的资源,在企业参与协会影片拍摄的同期,为需要的企业制作一部独立的宣传影片。该片可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对企业、产品、生产、服务、应用等做全面的展示,成为企业重要的视频宣传材料。摄制组还可根据企业的要求,在其视频素材的基础上制作N个短片,供企业网站在介绍企业、产品、应用案例时增加视频内容时使用。 3.提供相关视频素材供摄制组编辑采用: 经筛选确认参与“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的企业,可提供现有的相关视频素材资料,供摄制组在后期编辑中选用。为保证整体的影片效果,素材带必须提供原母带,视频素材所采用的摄录设备必须是专业级的(家用摄像机和非专业拍摄的视频素材无法使用),画面必须清晰稳定,并符合后期制作的各项要求。 二.影片画面内容的构成 “中国自动识别20年”(暂定名)预计总片长在50-60分钟(根据拍摄情况确定)。影片将以拍摄、选用的各申报企业的画面素材为主,以记实的手法和特定的动画效果再现代表性企业的形象、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由于各应用案例的复杂性和可视性存在较大的差别,摄制组在拍摄和编辑的过程中将尽可能的给予平衡,让各参与企业提供的画面在成片中的时间不小于4分钟,同时配合画面语言、解说词、字幕等技术手段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 三.影片的拍摄 摄制组将在最后确定拍摄企业和应用案例后,根据拍摄点的分布设计拍摄路线,并与企业共同商定拍摄计划。一般每个企业包括拍摄宣传片在内,大约需要3-4天的时间。为提高拍摄效率、尽可能的减少对被拍摄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在拍摄应用案例前,企业必须事先将拍摄计划与被拍摄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争取在拍摄期间给予必要的方便与支持。需要同期拍摄宣传片的企业应根据与摄制组共同确定的拍摄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和拍摄场所。 四.影片的播出     影片计划在中央电视台、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公共媒体播出。影片还将成为协会与各政府部门和领导交流、汇报、大型活动的重要宣传材料以及大专院校自动识别技术专业的配套教材。 由于中央电视台对播出节目要求的特殊性,我们将以成片作为素材供其选编,预计总播出片长为15分钟。影片将在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以完整影片的方式分三集进行免费点播。附表: 申报单位名称: 所涉及的技术领域: 推荐拍摄(或提供素材)的案例名称(如××技术在×××领域的应用): 应用点所在的城市: 应用简介:       计划参与内容 仅提供素材 □ 仅参与本片拍摄 □ 需要同期拍摄制作宣传片 □ 基本费用 2万元 5万元 以企业选定的成片片长计费,基本费用免。 其它费用 无 无 成片长8分钟 6万元   成片长10分钟 7万元   成片长15分钟 8万元   网站用短片制作费 500元/段 免费提供 影片拍摄制作完成后,摄制组将给所有参与拍摄的单位免费提供其各自的拍摄素材资料。 费用包括 拍摄器材和后期制作的设备租赁费、后期制作费、配音解说费、播出费用、人员工资、人员机票费等。 费用不包括 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人员的食宿费。 需参与单位需配合 1.  各参与单位需将本单位的企业介绍、技术介绍、产品介绍、应用案例讲解等翔实的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摄制组,以便在影片剧本、解说词编写中充分准确的给予介绍。 2.  在确定拍摄时间后,摄制组到达拍摄地所在城市(落地)后的接送、食宿安排由该单位提供。 注:1、本表格仅为会员单位报名用,具体事项在摄制组与各参与企业的协议中载明; 2、推荐的应用案例数量不限。           邮箱:office@aimchina.org.cn 电话:010-62365971,010-62368772,010-82020487 传真:010-62371516 联系人:武炜、张芃、黄建军、谢颖  

    2007/08/13

  •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数字化时代的生物特征识别 邀请函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被评为21世纪十大高科技之一。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公司乃至政府机关都强烈的意识到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社会问题。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全球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据国际权威机构预计,2007年全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市场的规模在41亿美元左右,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将在80%以上。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在我国的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困扰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产业的标准化问题。此次论坛将围绕“推动生物识别产业及其标准化进程”的主题展开,以探讨国际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发展动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标准化,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的市场需求,以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金融业的实际案例等。以引导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和市场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论坛同期将有著名企业的产品和案例在现场进行演示,以利听众直观地了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的“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数字化时代的生物特征识别”将于8月22日在北京国宏宾馆召开。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参会回执 参会回执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邮编   传真   E-mail   代表姓名 性别 职务 部门 电话 手机                         备注 会议地点:北京国宏宾馆(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11号,木樨地桥东南角)   乘车路线:地铁木樨地站;公交1、4、52、827、717、114、320、65、68、21、337、319、727、728木樨地站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 联 系 人:宋晗 严琦瑶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航天科技大厦附楼401室    电    话: 010-68373984  010-68373982 传    真:010-68767765 E-mail: songh@autoid-china.com.cn   yanqy@autoid-china.com.cn   论坛议程(以会议当天为准) 议程表 8:30-9:00 来宾签到   主题论坛 时间 拟定议题 演讲嘉宾 09:00-09:15 致辞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09:15-09:20 生物识别工作组代表讲话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生物识别工作组副组长:杨怀欣 09:20-09:50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发展与标准化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领导 09:50-10:00 茶歇 现场采访(10:00-11:00)VIP休息室 10:00-10:30 国际生物识别标准进展及人脸识别最新发展 中科院自动化所 研究员:李子青 10:30-11:00 基于生物特征的网络授权与身份管理 中科院自动化所 研究员:田捷 11:00-11:30 国内外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分析 美国《生物识别文摘》 亚太区特约评论员:毛巨勇 11:30-12:00 生物识别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RCG宏霸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沈靖 午餐(含VIP午宴) 13:30-14:00 生物识别技术产品的行业应用 RCG宏霸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黄亦谦  14:00-14:30 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之核心技术和消费市场情况分析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汪锐 14:30-15:00 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 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事业部总经理 :梁敏 15:00-15:30 指纹支付         —中国支付界的革命性跨越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王厚金 碰撞对话 15:30-16:00 主题:生物识别产业发展标准化之未来 邀请专家、领导、赞助企业等参与  

    2007/08/13

  • 《条码阅读设备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应用指南课题组会议在上海召开
      8月2日,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在上海召开了《条码阅读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应用指南”课题(以下简称《应用指南》)的第三次课题组会议,来自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十多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协会秘书长谢颖女士主持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就制定和颁布《指南》的相关议题作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此前,中国自动识别协会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应用情况,组织业内专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多时间,于2006年共同制定了《条码阅读设备通用技术规范》;并于2007年初,计划制定《应用指南》,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指导用户与企业认识该标准,选择/制造统一标准规范的条码阅读设备,修正目前存在的不规范的产品性能宣传与误导消费的情况,统一国内条码阅读设备的技术要求,提供条码阅读设备的应用指导,促进国内自动识别企业对条码阅读设备的研发、制造,并指导相关行业用户的应用,促进自动识别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民族产业竞争力;分别在2007年1月和2007年6月举行了两次《应用指南》相关会议,并制定完成了编写大纲和讨论稿的工作任务。      此次上海会议,与会人员就标准“应用指南”讨论稿内容作了深入讨论。经反复磋商研讨,课题组成员将对讨论稿进行再次修正,以保证《应用指南》的指导性和专业性。以上工作预计于8月底完成。

    20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