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物联网标识体系 数据内容标识符》
    国家标准《物联网标识体系 数据内容标识符》 由TC287(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北京东方捷码科技开发中心 、烟台东方瑞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标准研究院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罗秋科 、李媛红 、李素彩 、徐立峰 、李健华 、杜景荣 、王佩 、房艳 、欧阳莎 、易晓珊 、张旭杰 、廖权虹 、黄艳 、李凯迪 、王瑜 、王玎 、陈浩 。http://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A24AF19F41365C2EE05397BE0A0A5E0D

    2020/12/01

  • 人民日报:在线旅游发展有了法规依据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回应近年来社会反映的热点、市场监管的难点、行业发展的痛点,填补了在线旅游领域立法的空白。近年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多,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游,促进了旅游消费,带动了行业发展。同时,一些在线旅游经营者上线不合规旅游产品,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共识。此外,随着旅游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出台《规定》的上位法基础初步完备,立法时机基本成熟。《规定》明确了适用范围和相关主体。在线旅游经营者包括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自建网站或通过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经营者。《规定》压实了平台企业责任,遵循“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供应商”基本思路,要求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坚守人身财产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底线,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切实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定》回应了社会热点问题,将不合理低价游、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热点纳入监管,做出相应规定,既体现了行业监管的刚性,也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规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增加了助力复工复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条文。

    2020/09/01

  • 快递包装有了绿色标准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包装绿色化工作不断推进。在江苏,寄递企业按《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推广可循环周转箱;在湖南,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目前,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原则正加快在快递行业落地。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67%,可循环中转袋应用比例达85.46%,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7%……这是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快递业绿色化工作取得的新进展。“随着《绿色产品评价 快递封装用品》《快件航空运输信息交换规范》等标准的制定出台,近年来,快递绿色包装领域的主要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朱磊说。今年以来,全国快递行业进一步提升绿色包装标准化水平,落实严格有效的制度约束,推动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记者近日在江苏、湖南等地,围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进行了采访。推广可循环周转箱,多种方式鼓励消费者使用在南京栖霞区一家快递点,码放整齐的黄色塑料盒十分醒目。这是苏宁物流2017年推行绿色快递的创新成果——共享快递盒,即用可循环周转箱代替纸质包装盒。“我上个月每天配送大概120单,其中用共享快递盒的有10多单。”快递员刘超告诉记者,共享快递盒配送的大多是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根据商品的类型、形状和顾客需求,快递点会采用不同尺码的共享快递盒。今年6月,国家邮政局印发《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鼓励寄递企业使用可循环包装,建设使用循环包装信息系统和回收设施设备。“公司每年都开发循环包装新产品。”刘超介绍,目前的共享快递盒已经是2.0版,和1.0版本相比,新版共享快递盒的特点是:可折叠,更能适应商品的尺寸;材质更加轻便、无害;箱体不再使用胶带封装。共享快递盒的回收方式主要有两种:如果快递员和消费者面签,共享快递盒由快递员带回站点;如果消费者选择在自提点或代收点签收,快递盒则由自提点转交快递员回收。共享快递盒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困难,苏宁物流研究院副院长凌云飞介绍,比如共享快递盒暂未实现跨城循环;以及造价高,寄递企业前期投入较大等。为打通绿色包装使用的“最后一公里”,苏宁物流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不断改善共享快递盒的材质、结构和封箱方式,让包装更灵活、轻便。此外,苏宁物流的后台系统会根据地址信息,向500米范围内布局有回收装置、自提点的消费者推荐共享快递盒。《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要求,建立可循环包装共享平台,健全共享机制,逐步扩大可循环包装应用范围。“推进绿色包装,国家有要求,企业就应落实好。”凌云飞介绍,苏宁物流正在探索跨区域共享快递盒的使用途径,并尝试与其他寄递企业合作。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增多,快递包装循环多次利用国家邮政局实施的“9792工程”,即2020年年底力争实现“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新增2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湖南娄底共有快递网点578个,其中配有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已达到207个。“我把电扇拿走,快递箱留给你们吧!”8月8日上午,娄底市民梁小妍来到早园市场西门的一处中国邮政揽投部网点取包裹。小心翼翼划开胶带,取出电扇,撕下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她将纸箱叠压成片,放入网点门前的回收装置中。看到网点新添置的快递包装回收箱,梁小妍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把纸箱留在网点,很快就能派上用场。等我需要寄快递时,也能用上别人留下的纸箱。”在这个网点,记者看到,回收箱有1米多高,容量很大,分为纸制品回收和塑料填充物回收等类别。“在不超过负荷、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一个新纸箱至少能用上三四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娄底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陈石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快递行业加快落实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娄底市分公司高度重视,“除盈利之外,环保也是业绩考核内容。如果每个纸箱都用到极致,能大大减少浪费。”陈石华说。“眼下,除了出境快递业务必须使用专用纸箱,其他情况下我们会在回收装置里挑选纸箱和填充物供顾客使用。顾客不需在包装上多花钱。”娄底市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刘要得说。完善标准体系,增加绿色包装供给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根据《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覆盖设计、材料、生产、使用、评价、回收利用、处置等全周期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以标准助力快递包装绿色化。朱磊认为,目前,快递业已初步形成覆盖包装材料、测试、检验、认证等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指导意见》的出台,更加速了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进程。近年来,在国家邮政局的指导下,主要品牌寄递企业根据国家标准全面落实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要求。根据《绿色产品评价 快递封装用品》等国家标准,快递封套原材料的定量从旧国标的每平方米250克、300克降到不低于200克,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最低厚度由旧国标的0.06毫米降低到0.03毫米。国家邮政局在全行业推广降低克重的封套、包装袋,快递包装印刷油墨也基本实现减量要求。今年以来,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材料已经被全面禁止,国家邮政局还开展了黑色包装袋等特定物质超标包装专项整治。朱磊介绍,根据《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邮政管理部门将按要求随机抽取邮件快件,检查其包装使用情况,存在过度包装行为的,可以处以罚款。“各种绿色环保材料正不断从科研走向产业化。”朱磊说,不过,这些材料的成本都较高,这也成为制约企业采用的最大因素。“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接下来,我们将多形式搭建快递包装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系统集成,切实增加绿色包装供给。同时,根据各类标准,引导快递企业积极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说。

    2020/08/17

  • AIM北美对成员情况的调查摘要——“新冠病毒肺炎对自动识别行业的影响”
    2020年5月,AIM北美对AIM成员开展了一项名为“新冠病毒肺炎对自动识别行业的影响”的调查,共有38家成员单位参与其中,回复率为17%,调查的反馈代表大部分成员。该调查设定,让大家在可能受到这一流行病影响的各个领域讨论不同议题。问题涉及业务的各个方面,从客户所在地、被调查者所覆盖的市场、新冠病毒肺炎对其业务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大多数受访者在北美或欧洲有他们的客户,这些公司主要致力于为不同产品提供自动识别解决方案,包括物流/供应链、医疗保健、物联网和资产跟踪等。其中53%的人证实,大流行病影响最大的市场是零售市场,其次是物流/供应链和航空。受影响的其他一些市场则为航天、汽车、化工、食品、生命科学、研究和咨询。在这些项目中,80%被推迟、停止、取消或冻结。38%的受访者也看到了人们对医疗保健和制药的可追溯性及透明度的需求的增加。这一流行病暴露出不同的“痛点”,特别是许多依赖其他国家提供原材料的全球性组织的脆弱性。在特定情况下,保持生产流程的简化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订单减少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74%,15%的订单数量没有变化,11%的订单增加了。约80%的成员下个季度仍继续被实施出行限制,他们预计在家办公到年底。出行限制明显影响到一些销售和活动。由于展览和会议的取消,今后的生意也将受到限制。然而,在家工作有优点也有缺点。工作量和已完成项目显著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很高的倦怠率和无效率。近90%的公司报告说,由于新冠病毒肺炎造成的出行限制,供应链中断。未来,大多数公司都看到了供应链过程的数字化。他们预计汽车ID项目在制造业、供应链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将显著增加。

    2020/08/17

  • 《基于商品条码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 采集规范》团体标准通过审查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承担项目《基于GS1编码体系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研究及试点应用》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北京组织验收。该项目以物品编码为溯源手段,依托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整合试点行业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信息、商品条码信息,通过研究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方法,构建基于GS1编码体系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模型,包括商品条码信息在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中量化指标、评价算法,并研究商品条码信息在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中的应用模式,选取山东省使用商品条码的生产企业,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的试点评价,形成基于GS1编码体系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同时,立项发布了《基于商品条码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的采集规范》团体标准,旨在界定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的内涵,规范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的采集基本原则、采集要求、采集范围、采集来源、采集方式,以及录入和存储的要求,提高全省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2020/03/31

  • 《基于GS1编码体系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研究及试点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基于商品条码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采集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团标起草组向专家组汇报了标准制定情况及有关说明,专家组听取并审阅了起草组提交的送审稿、编制说明等文件资料。专家组对送审稿文本进行了逐章逐条地审查,对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建议,一致同意该项团体标准通过审查。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