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世界首台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问世:实时预警反馈提高1秒
    【世界首台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问世:实时预警反馈提高1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推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可1秒内精确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还可以帮助预测海啸、强余震的可能分布等。研究人员介绍,地震发生后,如能提前3秒接收预警信息,伤亡程度就会减少14%。

    2021/03/25

  • 推进数字业务下沉 5G与千兆光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迈入千兆时代,“新基建”的部署在信息化领域的推进又向前一步。“千兆光网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千兆家庭、工业制造、企业园区、交通管理等领域。”3月10日,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已是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千兆光网已进入了F5G(固网)时代,与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助力数字化发展。从全球发展来看,各国都将网络基础建设视为未来竞争的战略布局点之一。比如欧洲在去年发布相关文件,将F5G光网络定义为了“战略基础设施”。而我国也在一直推进基础网络的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谈到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时也再次强调,“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的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网络适度超前建设,宁可路等车,不能让车等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此前曾表示,工信部将按照国家的部署加快5G、千兆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据记者了解,中国目前已在超过300个城市部署千兆宽带接入网络,千兆光网覆盖用户超过了8000万户。以上海为例,目前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城市”,到2023年底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000M,5G用户渗透率达到70%,千兆用户达到百万级。“千兆光网建设是国家核心战略之一,它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底座,是政务和社会管理服务的网络底座,是上下游产业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基础设施。”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表示,千兆光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加速光网产业的繁荣和发展。靳玉志则认为,加大千兆光网建设力度是通过提速提质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以城市管理为例,各地政府也正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打破各部门、各层级的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这背后就需要千兆光网组建信息数据传输的“一张网,凭借超宽的终端连接能力和网络承载能力,支撑上层业务实现。”根据安永预测,2020年全球光通信下游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4万亿人民币,并将以每年平均约18%的增速保持高速增长,到2025年有望创造约3.2万亿人民币的下游应用市场空间。“但巨大产业空间的背后还需要资、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的生态系统为产业的发展持续供血。”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叶亮表示,光通信产业的各个参与方应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尤其是在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光器件、光模块等核心产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光通信技术是我国在通信领域的领先产业之一,但其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如高端芯片、材料制造平台等领域,技术实力和产业化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2021/03/25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近年来,我国网络交易蓬勃发展,“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快速壮大,为网络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为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社会各界呼唤完善相应的监管规则。市场监管总局主动作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于3月15日制定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是贯彻落实《电子商务法》的重要部门规章,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细化完善,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交易行为、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具体制度规则,对完善网络交易监管制度体系、持续净化网络交易空间、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办法》共5章56条,包括总则、网络交易经营者、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办法》明确了网络交易监管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严守底线、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提出推动完善多元参与、有效协同、规范有序的网络交易市场治理体系,对网络经营主体登记、新业态监管、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针对网络经营主体登记问题《办法》对《电子商务法》规定的“便民劳务”和“零星小额”两类免于登记情形进行了具体界定,即个人通过网络从事保洁、洗涤、缝纫、理发、搬家、配制钥匙、管道疏通、家具家电修理修配等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或者年交易额累计不超过10万元的依法无须进行登记。针对网络交易新业态监管问题《办法》对当前“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交易活动中的经营者定位作出了明确规定。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经营者同时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品浏览、订单生成、在线支付等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义务。通过上述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平台内经营者的义务。针对压实平台责任问题《办法》规定了平台应当每半年向住所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平台要对平台内的经营活动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并对违法行为及时处置和报告;平台不得干涉平台内经营者的自主经营,不得通过各种手段禁止或者限制平台内经营者自主选择多平台经营、自主选择快递物流等交易辅助服务提供者等。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办法》要求,经营者不得将搭售商品等选项设定为消费者默认同意,不得将消费者以往交易中选择的选项设定为消费者默认选择;要求自动展期、自动续费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以及展期、续费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等。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办法》规定了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明示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信息;在收集、使用个人敏感信息前,必须逐项取得消费者同意;未经被收集者授权同意,不得向包括关联方在内的任何第三方提供。《办法》还针对虚构交易、误导性展示评价、虚构流量数据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制,禁止各类网络消费侵权行为。《办法》的出台实施有利于指导督促网络交易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更好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原《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2021/03/25

  • 三部门:2022年底初步构建起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标准体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三部门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下称“《建设指南》”),提出到2022年底,制修订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息辅助等领域智能交通急需标准20项以上,初步构建起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20项以上,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满足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需求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出,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指南》明确,将针对车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实际,聚焦营运车辆和基础设施领域,建立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智能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分阶段出台一批关键性、基础性智能交通标准。同时,《建设指南》要求,综合考虑技术成熟程度、市场接受能力、行业资源优势等因素,合理布局智能交通标准体系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此外,《建设指南》对基础标准、道路设施标准、车路交互标准、管理与服务标准、网络安全标准等做出明确说明,并要求发挥好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组织作用,充分调动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各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21/03/25

  • 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
    研制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计算机,是量子计算领域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QUANTA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研发成功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可实现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未来在大数据处理等领域获得应用。北京时间2月27日,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量子比特数目少、有效量子操作深度浅,是现阶段量子技术水平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在这种受限条件下,如何最大化利用量子资源、设计可编程运行有实用前景量子算法的量子装置,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挑战。据介绍,量子漫步是一种量子物理世界的独特数学模型,也是一类重要的量子计算模型,是许多量子算法的重要内核。该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提出可动态编程实现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光量子芯片结构,能够对量子漫步演化时间、哈密顿量、粒子全同性、粒子交换特性等要素进行完全调控,实现不同参数的量子漫步过程,从而支持运行一系列基于量子漫步模型的量子算法。基于所提结构,科研人员采用硅基集成光学技术,设计实现了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芯片上集成了纠缠光子源、可配置光学网络等,通过电学调控片上元件实现对光量子态的操控,从而实现量子信息的编码和量子算法的映射,具有高集成度、高稳定性、高精确度等优势。通过对所研制光量子计算芯片的编程运行,演示了顶点搜索、图同构等图论问题量子算法的求解。未来,随着芯片规模和光子数目的增加,芯片可支持实现的图问题规模将快速增长。

    2021/03/25

  • 科学家开发“量子温度计”,超低温也可精确测量
    瑞典哥德堡查尔莫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温度计,可以在量子计算过程中以极高的精度简单快速地测量温度。这一突破为极具价值的量子计算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并为量子热力学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的实验开辟了道路。量子计算机的一个关键组件是同轴电缆和波导(引导波形的结构),这是量子处理器和控制它的经典电子设备之间的重要连接。微波脉冲沿着波导传播到量子处理器,并在传播过程中被冷却到极低的温度。波导管还衰减和过滤脉冲,使极其敏感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在稳定的量子状态下工作。为了对这种机制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研究人员需要确保这些波导不会因为它们发送的脉冲上的电子热运动而携带噪声。换句话说,必须测量微波波导管冷端的电磁场温度,这是控制脉冲被传送到计算机量子位的点。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工作可以将量子位发生错误的风险降至最低。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的温度计是一个超导电路,直接连接到被测波导管的末端,其可能是世界上为此目的在毫开尔文范围内最快、最灵敏的温度计,可以在波导的接收端直接测量非常低的温度,其精确度和时间分辨率极高。标准温度计是发展经典热力学的基础。而研究人员则希望“在未来,(新)温度计会被视为发展量子热力学的关键。”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