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试点“RFID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2-08-08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信息化试点“RFID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讨会于7月20日在济南顺利召开。
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高继轩副局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张琳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管瓶处郝刚副处长、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谢颖秘书长、山东省质监局李庆文处长、山西省质监局刘建红副处长一行、河南省质监局一行、淄博公用事业局苏嗣君副局长等领导及行业代表参加研讨。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钱恒院长主持会议。
高继轩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特种设备的数量快速增加,尤其是电梯和气瓶的数量。在使用频率和强度加大、老旧设备增多的情况下,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国家信息化试点“RFID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项目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关键的特种设备的监管进行的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制定国家标准是关键问题,标准不统一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继轩副局长希望尽快制定一整套特种设备信息化应用的标准,避免出现因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而使工作陷入混乱的局面。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加大在特种设备应用领域推广力度,同时要将信息化手段从在用环节扩展到生产环节,以达到质量追溯的目的。最后高局长指出特种设备监管的工作方向,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科技投入,探索用物联网追溯的方法结合国家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实时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动态监管。希望山东和各地机构,通过这次会议认真总结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在原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张琳书记讲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心根据国家形势发展的需求,以及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在诚信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追溯以及物联网标识技术等方面积极的为质检总局做好技术支撑的工作。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积极的与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开展自动识别技术的推广工作,自动识别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获取信息的关键技术,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发布,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指引下加大推动知识产权的研发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拓宽和深化创新应用,发挥协会的作用,推动我国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
随后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射频与自动识别工程技术中心刘丽梅主任汇报了山东省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及国家信息化试点《山东省基于RFID的特种设备动态管理项目》建设情况。山东省质监局李庆文处长、山西省临汾市质监局张云龙科长等与会领导和会议代表一起参观了展示厅及应用现场,对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在特种设备信息化与RFID动态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会议最后,高局长对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对特种设备RFID动态管理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山东省质监局、省标准化院及项目团队在气瓶、电梯、作业人员考试等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方面的有益探索与积累的成功经验表示赞扬,并鼓励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成果,探索RFID、物联网技术在其他特种设备领域的应用,加强特种设备信息化基础标准制定,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汽车前面的压力表
后备箱中的气瓶
二0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