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工作总结――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11-24
来源:本站编辑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际,在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在中国自动识别产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迎来市场经济回暖的大好时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今天在北京召开。
根据2009年协会的工作计划,回顾2009每个难忘的瞬间,在总结09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研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协会工作的创新以及如何落实创新的举措。
一、2009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说明
在2008年11月27日的会员代表大会上,国家标准委副主任石保权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指出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要重点做好:“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标准化推广力度,为自动识别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奠定基础”的工作。根据领导的指示精神,2008年11月28日的三届一次理事会上,新当选的全体理事讨论通过了2009-2012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2009年工作计划,确定了“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建立政、产、学、研、用的协作关系,推动市场广泛应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内容。
由于上半年协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变化,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6月25日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秘书处提出了“对2009年原定计划内的部分工作进行调整”的方案,即标准和课题项目部分取消,部分项目进度的调整。得到了常务理事会的通过。
为了贯彻执行理事会的决议,秘书处在各工作组的积极配合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调整后的工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二、2009年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完成杂志社筹建工作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期刊出版单位改制”的有关规定,从2008年年底,协会秘书处为坚决贯彻落实有关规定,将有关申报文件上报。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同意,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审查批准,于今年3月12日得到了 “关于同意设立《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的批复”。
自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下达之后,根据有关企业法人注册的规定并按照工商局的要求以及杂志社经营广告的许可,4-5月,协会秘书处办理了杂志社法人登记注册手续和广告经营许可的增项,最终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办理了换证手续。
为了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保障在杂志社运营中规避风险,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与协商,《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确定采取自办的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认真执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的有关规定的同时,顺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贴近市场,不断提升杂志的可读性,加大用户行业的推广,扩大发行。目前杂志社的办公场所、基本设施、工作人员基本到位,有关计划正在实施中(有关杂志社运营方案和出版计划在本次会议上另行向理事会汇报)。
(二)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标准化任务
“汉信码”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拥有国家标准的二维码。2009年2月4日,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汉信码AIM标准研究项目”评审之后,由协会牵头负责的汉信码国际标准项目小组的工作正式启动。为保证国际标准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作组工作计划的实施,全体工作组成员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工作,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召开了10次工作组会议并形成了会议纪要,随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便于领导及时掌握进度并给予指导。经过工作组同志的集体努力,该项目提前、高质量的完成了工作计划。
在2个多月的工作中,对汉信码的整体技术方案进行了理论证明与技术实验验证。为参加国际会议工作组作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如:会议演示设备的报关、会议演示系统的搭建、会议报告和PPT文件的准备、DV宣传片制作以及需要解答的问题等。
在整个研究项目的进展中,除工作组成员的努力外,有关测试需要的大型计算机和各种汉信码扫描器、打印机、软件等得到北京维深公司、北京京成公司、新大陆公司、金东康公司、新北洋公司、华怡合信公司等会员单位及北师大给予的无条件、快速的鼎力支持。
有关汉信码国际标准项目的工作,秘书处还将与国际AIM保持紧密联系,配合完成汉信码国际标准的审查工作。
(三)加强培训,积极推广自动识别技术应用
2009年3月18日,协会秘书处组织会员企业进行了GS1系统的知识的专门培训。邀请了编码中心的专家,详细解读了GS1系统的编码体系和应用,为使会员对GS1系统加深理解、在不同行业推广GS1系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培训之后,会员单位的反映非常好,并建议协会通过不同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为配合中心在医疗卫生系统的推广工作,协会秘书处2次组织会员参与了技术培训和演讲活动。还就医药物流应用专门联系会员单位,积极配合中心进行调研、协调和推广。
汉信码的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远光公司在国办的应用试点项目已经通过评审,正在按计划实施。汉信码在医疗卫生系统(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今年已经推广到北京市的所有区县级的医疗卫生部门。汉信码在公安、税务系统的应用也正在积极的推进。
为在图书领域推广RFID技术的规范应用,也为会员创造更好的市场空间,5月和9月,秘书处多次与国家图书标委会进行交流,针对目前国内图书馆的各种管理业务、图书行业普遍对RFID 技术应用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及研究RFID应用技术规范、制定相关标准、今后的合作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今年的9月,协会秘书处与金融标准化委员会就指纹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共同制定相关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工作进行了2次交流,并就相关工作的开展与会员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
关于汽车行业的推广应用工作,协会秘书处专门与有关领导和标准化部门进行了多次交流。交流的情况和汽车行业的现状已经在常务理事会上进行了汇报。该项目已经在上半年停止。
(四)有关工作的落实
按照协会的工作计划,秘书处于1月16日召开了专家工作组会议。针对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和换届的情况、2009年的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并颁发了专家证书。同时根据协会工作的需要增补了专家,旨在进一步扩大专家资源,服务于协会工作。
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有关会员发展和续展工作的进度受到一些影响,截至到11月中旬,新发展会员15家,续展达到了70%。
2009年上半年,协会秘书处完成了协会的年检和杂志的年检工作,并根据总局办公厅的要求,详细对照中央精神对《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自查,完成了“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自查报告”。
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20周年的活动中,协会会员中有10人获得了荣誉奖。
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汤山假日会议中心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进行了上半年工作总结,通过了2009年工作计划的调整方案,2009年度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优秀会员评奖标准,与会常务理事对协会未来工作提出了建议,讨论了第十六届展览会的方案,拟定了年底理事会的时间和地点。
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各工作组在执行工作计划时,采取了尽量减少召开会议和集体讨论的频率,以网上、电子邮件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根据标准委下达的标准制定计划,今年有关条码阅读设备通用规范、《指纹细节点数据》、《指纹型谱数据》、《数据元素规范》生物特征识别国家标准项目已经通过了专家的审查,目前正在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下一步将完成标准的报批工作。条码打印机、RFID读写器、标签等5个国家标准项目开始启动(明年完成),相关工作组的研究课题也按计划完成。
今年9月份,协会秘书处将有关年度评奖标准下发给全体会员,组织进行年度评奖工作。经会员申报,专家讨论评选,最终评选出20个优秀会员奖,在11月18日进行了颁奖。
(五)宣传工作再上台阶,大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经科技部批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于2009年8月13日-15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第16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同期举办了“2009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论坛”。
展览会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参展企业为76家,射频识别技术占展区的30%,条码识别技术占展区的70%,参观观众达10000万人次以上。尽管遇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展览会在总体面积上虽有所减少,但整个展览会的“气势”和“人气”依然很高。本届展览会的参展商在展台设计独特,展品新颖多样,以及参与“2009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论坛”的积极性都超过了往年,获得了莅临展览会现场指导的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商务部等有关部委领导的表扬。此届展览会和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参展商的积极支持、广大观众的热情参与。
8月14日,举办了“2009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论坛”。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卫生部信息中心的领导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的系统集成商以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支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