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国家海关总署自2023年2月10日起在全国各关区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我国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全面开启商品条码新时代。 关员巡查跨境电商商品条码 渝关摄(图片来源:国家海关总署) 关员验核商品条码等信息 渝关摄(图片来源:国家海关总署)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中的商品条码(GTIN))具有统一性、唯一性且全球通用的特点,作为商品在全球市场流通的唯一身份标识,在很多行业,特别是快速消费品领域中广泛应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具有零售属性,与商品条码更为契合,据统计,商品条码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覆盖度约90%;我国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已将商品条码深度应用于供应链效率管理,这些都为海关在跨境电商货物监管中应用商品条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应用基础。 2021年,海关总署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紧密合作,基于前期一般贸易领域应用商品条码的经验,共同开展商品条码在跨境电商税收风险防控领域的可行性研究及调研。双方利用商品条码作为主要索引开展跨境电商的商品条码数据库建设,并陆续在重庆、杭州、宁波、广州等重点关区推行条码申报试点。试点结果显示,在跨境电商监管中引入商品条码信息申报,有助于降低企业合规管理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是一项惠企利民的重要探索。海关总署于2023年2月正式全国推广。 将商品条码引入海关跨境电商管理,作为对商品识别的新技术支撑手段,推动标准化的信息传递和大数据交换,一方面实现电商商城系统、仓库系统和清关申报系统数据的串联,在口岸查验、入库理货环节提升商品分类识别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凭码申报”,有效提高企业规范申报的准确性,简化申报手续,企业获得感大大增强。商品条码还能提高跨境商品透明度,来自全球的跨境商品都能有据可查、有源可循,从而真正实现跨境商品“放心买”。此外,海关可以运用商品条码更好地实现电商正面清单管理、食品安全、质量监测,也可与有关部门开展协作、综合治理,从而营造更加诚信、透明的电商生态,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准确、有效的进口商品基础数据资源是海关监管数字化转型得以运作和发挥作用的基石。2022年底,编码中心与海关针对跨境电商条码应用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数据共享合作,共同搭建商品条码基础信息共享交互机制,为海关实现智慧监管提供数据支撑。近年来,编码中心推动进口数据采集工作,并积极跟踪GS1全球数字化转型战略,参与“GS1全球数据注册平台”建设,目前该平台已有全球3亿多条产品数据和640多万个企业代码,平均每月新增产品数据500万条,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GDP的92.5%。该平台可方便零售商、电商平台、消费者、政府监管机构等通过权威渠道进行条码和产品验证查询。企业亦可在报关前进行条码合规自查验,助力规范申报,有效降低审查风险,提升通关效率;海关可依托GS1数据资源及验证服务,搭建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商品标准数据库,形成申报、备案及税收征管的统一商品知识库,串联海关各业务信息,逐步建立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数字化监管体系,为海关风险防控改革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创新举措是海关深化通关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推动监管效能优化提升的重要体现,此举有助于对标更高标准国际规则,推动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积极探索。未来,基于GS1标准的大数据,中国海关与编码中心将进一步构建国际统一标识与数据共享体系,联合推动海关税收征管“大数据知识图谱”建设,助力跨境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 跨境电商企业如何申报GTIN? 跨境电商企业应按照《海关跨境统一版系统企业对接报文规范(试行)》(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13号)的报文要求,准确填报清单表体“条码”信息: (一)具备GTIN申报条件的,应准确申报信息; (二)当商品确实没有GTIN时,应填“无”; (三)不具备GTIN申报条件、暂不愿意申报GTIN的,“条码”字段“留空”,不能填写无关信息。 “单一窗口”新增GTIN校验环节 为切实帮助企业提高申报规范率,“单一窗口”设置GTIN逻辑校验,实时校验申报清单中“条码”信息是否符合GTIN规则,对不规范的数据在报文回执中对企业予以提示。